以下是管理员词姐关于早教的一些个人体会,我觉得蛮有代表性的,词姐本身在早教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也正在做着很多和早教有关的公益活动,为他点赞!

不知不觉我家宝贝在早教中心已经呆了一年半了,对孩子和我来说都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但是真的去回想这些日子很快的就在我们的生命中流逝了!总结一下过去的这些日子,我也有很多感慨,下面写一些我的小心得,仅供大家作为参考。
当初为什么选择了早教课程?
在明确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我认为什么是早期教育。我觉得当孩子在妈妈肚子里面听音乐的时候,当妈妈拿着手电筒在跟肚子里的宝宝做游戏的时候,在妈妈们摸着肚子跟宝贝们打招呼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早期教育。而早教课程的出现是为了弥补我们对孩子的不了解,为了弥补我们家庭环境的缺陷。
对孩子的不了解比较好理解,第一次做父母,我们缺少太多的理论、经验;环境缺陷是指环境的单一性和我们能教给孩子的东西越来越少,或者不知道如何教。很多全职妈妈可能都有这种感觉,我的脾气不知道比没有孩子的时候好了多少,但是面对孩子越来越大,我越控制不住脾气,或者孩子越来越让我无奈、无所适从。这些都是环境相对单一带来的衍生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考虑给孩子换个环境,也给自己换个环境。早教中心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早教课程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我们不要太功利,觉得孩子上一节课就能学到什么什么,那是小学生念书,不是小baby上早教。我们也不用说,不是为了让她学什么,就是为了有个地方玩(毕竟早教的价钱高于去淘气堡玩)。早教是为了给孩子适当的刺激,当未来的某一天孩子需要什么的时候,不至于说后悔没有提前给孩子灌输。众所周知,孩子六岁之前脑部是在高速发育的,而三岁之前更是重中之重,在这个时候只要给孩子适当的刺激,孩子能在未来受益无穷。我们的右脑相对左脑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早教中心的全脑课大面积的风靡,但是是不是只有全脑课才能给孩子的右脑刺激呢?当然不是,早教课程中的音乐课、创意课、甚至现在我家宝贝上的逻辑狗课程都对孩子的右脑有着刺激作用。所以不要局限孩子的脚步。
选择早教中心时的重点考量?
当我们要带着孩子开始上早教课了,我们一定要想清楚,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和金钱,我到底希望孩子得到什么?情商?智商?逆商?还是其他的什么?其实早教中心肯定都涵盖了这些东西,但是每个早教的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我当初之所以选择哈喽贝比,就是因为娱教活动(大厅活动)。我跟很多家长沟通时说起这个,她们都会说哪哪哪哪也有啊!我就会问,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会系统的在一起玩吗?能够做到很好的交流吗?几个问题可以看出我的侧重点吧?智商、情商、逆商中,智商取决于先天遗传,给对了刺激孩子的智商就能够显现出来;而情商和逆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是大ta六个月左右的孩子,而单纯上课时孩子的年龄都是基本相仿的。娱教活动中,肯定有比宝贝大的宝宝,也有比ta小的宝宝,这个时候有宝爸宝妈在旁边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宝宝能够更好的了解学会怎么跟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相处,不失为一个开发情商和逆商的好时机。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
。

课程的选择上也应该是有侧重的。我家宝贝最多的时候上过一周四节课,这是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可以学习新的东西了,但是也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旧课都停掉,需要给孩子适应的过程。在早教中心也碰到过盲目跟风的家长,根本不清楚为什么带孩子来上早教,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情况,就是盲目的多上课,不管适不适合孩子的年龄情况、发育情况,别人上什么课就也要给孩子上什么课。对孩子来说,其实有的时候是过度开发,有的时候是在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个都是我建议要给孩子选择早教的家长一定要考虑的。
在适当的时期给予孩子适当的刺激!
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的敏感期,里面给了年龄指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这个年龄不是绝对的,有的敏感期来的早一点,有的晚一点。这个是因为每个宝贝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有些敏感期确实可能因为外界刺激而提前。那我们的家长有没有这样一双慧眼,能够发现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并在这个敏感期给予孩子刺激呢?如果自己确实能力有限,那就不如求助于早教中心里专业的老师们,老师会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不同的情况,及时的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回家后自己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平稳的度过敏感期。

谈谈最近经常碰到的问题。一对一就一定好吗?
鉴于近几年全脑课的流行,很多家长开始做起了比较,那么到底是一对一好,还是一对多好?一周上几次合理呢?
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其实可以说各有利弊吧!一般一对一的课程可能家长也不会跟随,很多家长觉得很神奇,为什么孩子就能坐住呢?其实真的了解早教课流程的就大概知道,全脑课的流程有可能是音乐课、运动课流程的一倍,环节很满的情况下,就会一直有新的东西吸引孩子注意力,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可以更好的保证孩子的注意力不被干扰。而一对多的情况下,很多的时候家长可以看出在相同年龄段的小朋友里,自己家孩子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又在哪里,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科学的做到取长补短。
至于一个星期几节课,我的建议一节足矣!目前的早教教案基本上都是案一周一节编写的,如果选择一周上两节就可能面临一下两种情况:超前学习,孩子跟不上;为了压进度重复的上。三岁的时候学三岁应该会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量力而行。一定要孩子三岁学四岁的东西,孩子理解不了,反而还破坏了学习兴趣。而反复的学习更是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有这个时间带孩子多接触一下大自然也是可以学到东西的,何必再把孩子关在屋里45分钟呢!
以上就是我一年半下来的思考,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