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组(上)【百天分级】个案分析

标签:
个案分析 |
分类: 安娜双语教学之路 |

进步点:
1、对英文阅读的兴趣已经建立,喜欢阅读英文书和英文绘本,看全英文版动画电影,这个可能是最大的收益;
2、日常生活中遇到书中情景会说出英文,如给小花挖土时“Dig dig dig",上下电梯时“up and down"等。
3、词汇量得到了较大进步;

问题点:
1、感觉分级读物读了不少,但知识点好象有些散,没有好的连接,不知道如何对前期知识进行有效的回馈与加深;
2、兴趣虽然已经建立,阅读也能主动的进行,但缺乏阶段性目标的建立,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反馈孩子的进步点,然后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与读物,只是在惯性的进行着阅读,这样可能会导致时间再长一点反而会兴趣降低。

楠桐妈妈:
本月总计读书186次,总计47本书。
进步点:

问题点:
还是要一起读,要她自己读出来,有时还是会不愿意。
自己读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我觉得大班的孩子还是顺其自然。另外跟读仅仅是自主输出的一个step步骤而已,不是全部,即使跟读非常不错的孩子也并非可以做到自主输出,这是A包含B的道理。
最后感谢安娜老师开展的这个活动及群里管理员这么费心的整理及收集问题。我们将一起继续加油前进。
禾禾妈妈:
2月总计读书:3月总计读书:
进步点:
可以听进去英文故事了,海尼曼比较枯燥,但是还能接受。
量和次数都增加了,也加了拼读。孩子比较喜欢听故事,听儿歌。

问题点:
过节原因比较多,读的量比较少。这个大家都是一样的。
输出比较少,有时会跟着儿歌来唱。
不要紧。大班的孩子输出分为种,一是无意识输出,比如跟着儿歌来哼唱。二是有意识输出,比如跟读,跟着音频读,一般喜欢表达的,语感比较好的孩子喜欢,相反像子桐这样不大喜欢说话的孩子就比较反感;比如自主输出,见到什么事物就说什么,上楼就说up
the stairs;比如在教师引导下创设不同的情景进行输出,教师布置一个超市的场景,孩子根据所学到的句型进行输出;比如生活中的自由交谈,见到外教和外教聊聊天,实际运用到生活中的输出;比如舞台输出,参加比赛时的演讲,故事讲读,朗诵,英文才艺。。。不管哪一种输出,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良好的英文能力的展现,而这种展现是需要不断的进阶,不断的引导的,只要我们知道这样一个特定目标,一个个努力就OK了,但是不能操之过急。

妮妮妈妈:
2月总计读书:140次,总计
3月总计读书:340
进步点:
1.
2.
3.
4.
5.
6.
7.
8.
1.
重复好了,子桐也是这样的,孩子在对新书有渴望欲的时候就满足他,等到下一个周再引导重复。
2.
读过之后,还是不能做到主动去读生词。
单词的识读,反而子桐的英文识读能力是很好的。
3.
4.
么,就多提供这类的,然后不断的再把阅读延伸到生活中。
5.
分钟,但是英文只会少,不会多。给你参考。不过我们有双语环境,我们每天园所有一个小时的外教课程,但是我们园所中
文阅读这里不好。
6.
也是可以的。不过要是大班能开始语感就会刚好 ,就是打开说读的嘴巴,不过照着书跟读比较枯燥,情景跟读孩子比较喜欢,游戏跟读孩子比较喜欢,比如设计一个游戏,让孩子先重复跟读后用语言玩这个游戏,但是这对家庭操练来说很困难。
7.
8.
这个要靠慢慢学习,不过前期阅读的基础打好了,这个才快。
9.
有什么大的艺术价值,就是语言进阶用的,但是现在的分级也越来越好,有一些比如真实的图片,比如邀请名家画的分级
也是有艺术价值的。绘本阅读的重复性要高于分级的阅读,分级语言点掌握了,就可以过了,但是绘本值得反复打磨,发
现细节,熟知和拓展语言点。绘本阅读的选择要难于分级的选择,因为要选择兴趣点刚好卡在一起,语言点又能接受的不
容易,中国市场资源也不行,在阅读方面能够将兴趣和语言结合起来是不容易的。
10.
英语戏剧分级,还有一套培生的即将上架。
11.
试试。
12.
精读主要是想让成人讲读的时候达到人书合一的境界,这样就能有效的把书中的内容传递给孩子,对于大班的孩子,可以
做简单的提问,不用复述,主要的key words孩子问就讲解,孩子不问就不翻译。
13. 主要读了分级和绘本,Sight Words什么时候介入合适?其实你在读分级和绘本的时候就已经介入到sight words的
学习了,sight words是啥,不就是常用字吗,孩子已经”见多识广“了,那么什么时候学习将sight words放到固定的
句型中,情境中使用,以及还有哪些必备的知识点呢,我想你从小学再开始也是不晚的,因为孩子的累积量还没有达到一
定的程度,如果是从小累积,大班就可以了。通常sight words都是配套在phonics教材中学习和使用的,所以二者也可
以合二为一,另外丽声有套专门的sight
words视觉词套书,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