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一年级组(下)【百天分级】个案分析

(2015-04-22 20:10:33)
标签:

个案解析

分类: 安娜双语教学之路
                                         一年级的六位妈妈,在孩子入学最需要过度和缓冲的日子中,

   还勇敢的加入了安娜的百天分级活动,真的要为他们点赞,

    我想,这么好的一个开始不管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已经无憾了!


                       小学一年级组(下)【百天分级】个案分析

馨月妈妈:

本月总计读书:   171   次,总计  106    本。

 

进步点:

最大的进步就是:经过寒假的放羊之后,英语阅读又开始了,而且开始之后,没有一开始那么难,反而状态很好,每周的英语阅读几乎成为了一种习惯。 

由于寒假,适逢春节假期,馨月回老家,只是带了一些英语的光盘,也带了一些英语分级的书,偶尔会有哥哥给读一读,一个月的时间,我几乎没有管。

 

春节假期过后,学校开学,本来想的是不记录了,因为实在觉得不好意思。好在安娜比较理解大家,于是我又开始记录了。 

在这一个月的英语阅读之路上,馨月对于英语阅读似乎已经成为习惯,虽然还不能整句的跟读,但是,我觉得这些只是时间的问题。想想中文阅读我们准备了多长时间啊?所以,对于英语阅读来说,心态是很重要的,然后还有坚持。 

虽然百日分级阅读马上就结束了,但是我想,我们这个团队里的不少亲都会继续坚持下去的,跟着安娜的脚步,继续前行!


                              小学一年级组(下)【百天分级】个案分析


问题点:
这段时间的分级阅读,几乎都是我读。没有时间的时候,会放一些音频或者英文动画片给馨月听或者看,这样可以增加馨月的兴趣吧!对于这些分级阅读的书,好像不少都可以点读的,比如《丽声拼读故事会》这套。我想问的是,有必要给馨月准备个点读笔,然后让她自己点读吗?是不是比我陪着馨月读更好呢?

对于一年级的馨月来说,你来给他读,我觉得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在英文阅读的最初,孩子很需要家长的陪伴和辅助,还有一起的感悟。而且馨月本身也不排斥听音频,二者结合是很理想的。
点读的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一来他们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二来我们忙的时候也可以借力为之,外研社这套我觉得还是不错的,配套使用的话,而且学校里的教材也是可以用的。
他就是一个工具,不会替代你读,或者听音频,只不过是另外一种方式而已。


 

 

                         小学一年级组(下)【百天分级】个案分析



米米妈妈:

2月总计读书:  170 次,总计66 本。
3月总计读书:  345 次,总计58 本。

 

进步点:

朗读和听力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于之前读过的内容很容易接收。阅读英语成了每天的必做事,自己也会放在心上。


                            小学一年级组(下)【百天分级】个案分析

 

问题点:

稍长的句子朗读和阅读都比较排斥。我觉得稍长的能否先放一放呢?

孩子上学后明显感觉量加不上。这是所有小学生的弱势,不过尽力为之就好。

 

听力理解能力无法考究。

这是可以通过检测式阅读了解的,比如一个小故事,10-15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就可以大致知道孩子的听力水平,前提是裸听。如果同样是这篇小故事,看着文字做题,可以检测孩子的阅读和单词识读能力。

另外孩子的听读资源也是判断的一个标准。

 

下步怎样做比较迷茫,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现在所学的内容,继续这样阅读,累计词汇量,增加的程度是否很快?下一步进级可以提供哪些材料,需要指导。

米米在英语阅读和启蒙方面是有着基础的,所以对于一年级的他来说,这种持续的累积是必不可少的,你按照这个路线继续累积就好,速度一定是快的,只不过可能没有达到那个爆发的临界点而已;另外一方面你要同步进行主线的梳理(教材+练习册+拼读高频词等),如果理想状态适当引入一些加州的内容也是可以的,前提是知识点牢固一些的时候。


一般她说故事可以听懂,我也不会问太多,感觉问多了,孩子的自信心会受到影响。妈妈总不相信我说的话。她单纯的听,说懂要换书,我就按照要求来做。

随着孩子的感觉走好了。

我是觉得海尼曼越往后越难,所以换成Raz level d, 也是为了扩大词汇量。Raz每页也是两三句,听了4遍后,让她大概说说,说她什么都不知道。

D本身不容易呢。

 

后来没办法,要求她看着说跟读,能跟几个词跟几个词。单纯的听,有点应付差事。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我觉得有两点是和你需要沟通的地方。

一是我觉得你还是比较急躁的,孩子学习英文的历程一定是长的,比如子桐的拼读,是可以短时间内,最起码一年突击没有问题的,我却放在了两三年来完成,比如子桐的写作的训练从很早就开始有类似中文的看图说话,可是至今也没有正式开展落在笔下的writing,比如子桐的裸听,很早可以开始桥梁的裸听,我们却一直停滞在短小故事上面,所以当孩子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有项目都对他们来说变得so easy,这也是孩子愿意持续,保有兴趣的重要法则。


二是D本身清晰的读出来很困难,而且阅读本身不一定所有的都要求孩子读出来,不如把关注点放在其他方面,如梳理梳理这两年半所有进行的阅读累积,用教材的形式串联一下,适当读读绘本,增加兴趣性,做做益智题玩一玩。


                          小学一年级组(下)【百天分级】个案分析

 

安安妈妈:

2,3月总计读书:62 本书,174次。

 

进步点:

1. 我在家时,Sophie基本适应了每天听一点或读一点英文读物。(2015.3.12)

2. 在3月22日,Sophie会自己播放音频,我不用再协助播放。而且她自己感觉有点任务在身的性质。9:40了叫她睡,她觉得只看了四本太少了,想继续多看点。时间安排不当,有时候9:20左右才看。

                      
                           小学一年级组(下)【百天分级】个案分析

问题点(+总结点):

1. 从4月1日起,我们真正暂时终止了阅读。孩子说什么都是英语的,好烦——我们放了放音频加晚上的一点阅读,后来加了一周两次,每次半小时的网络英文课程。我可能是操作方式不对,同时缺乏趣味性,Sophie认真“诉求”这点“厌烦”,加上我外出一周,于是也就暂停了。其实中间3月18日也中断2天,后来发现再捡起来又比较难了。其实没读了之后,Sophie有时候还是喜欢说些诸如Silly, jump, Be careful, not to step on me之类的词。我在早上她没明确反感的情况下,仍然播放英语音频。


现实教与学的过程也遇到到好多种这样的孩子,妈妈们也是非常苦恼这个问题,不断的向安娜表达诉求。

而安娜也发现,这些孩子通常都不是安娜教授的,是周边亲戚朋友的孩子,是不大熟悉的其他学员家长。。。那为啥安娜教授的孩子都表现出热爱的巅峰状态呢?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安安和你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自己这样行走没有感觉到乐趣,有时候孩子的乐趣不是来自学习的快乐,试想有几个孩子是因为学习获得快乐呢?而是来自于,譬如他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他可以参加比赛,有集体的荣誉感,他可以进行读者剧场排练,他可以获得各种奖章,兑换礼物。。。

所以我觉得安安实际上是缺乏大环境的刺激的,一直封闭在自己的阅读任务互环境中没有走出来。

 

另外他对这件事情产生了“痛苦”的表现,甚至逆反,我不客气的说,和你一路的引导方式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比如(我不是说你啊)有的父母就喋喋不休,学好英文的好处,有的父母就强迫式的不管泛读精读,什么都要会;有的父母追求短时间的效果,也就是速成。。。

 

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没啥了不起,安安才一年级,以后还是要接触英文,这条路还长着你,孩子还没有定性,有很多可以改变和改善的机会,所以你也放松心态,也许过一阶段就柳暗花明了。


2. 听或读的时候,起初可能要求过高,10本12本什么的(这里所谓的读都是指听我读或音频),引起了孩子反感,不知道怎么重拾“旧山河”。如果一开始是5本,8本可能容易达到进而坚持下来一些。引起兴趣的游戏鉴于家长的能力和孩子的个性在家里操作比较难。

 

这是一定的,其实谈到什么游戏,延伸,我们也做的不多,子桐主要是在学校里做的多。

不过你说一开始要求太高,这个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3. 如果下一阶段可以慢慢又引导孩子看,合适开始学Letter Sounds的儿歌,学科字母和Sounds Great吗?还是说要积累多一些阅读后到二年级再看?

 

想开始的时候直接开始就行。不用等。

我们暑假基本放养。如果要练习,练习类的内容很难安排她做,以前我尝试叫她做些类似天天算的内容,开始的前一两天觉得挺开心的,后面不知是否因为每隔两天做频率太高还是其它原因不愿做。我也就放弃了。请问有什么方法能引导孩子做练习吗?她总觉得她要做的东西太多,比如作业,钢琴,阅读——我不知道小学一年级怎么就把阅读变成一件任务一样的东西了。


子桐上学后阅读时间变得特别的紧张,所以他把阅读当成了是对他的一种奖赏,有时候我刷碗,他就偷偷躲进卧室把门关上,不让我知道他在看书,怕我叫他学习打扰了他,看着真是可怜。

 

我觉得一是安安比较有个性,有自己的想法,子桐心智发育晚,还是那种被妈妈安排生活的“情商”,二是孩子可能觉得阅读是带有任务和目的的,要。。。样,而不是单纯的娱乐。


4. 是否可以直接加一些原版绘本了?原来担心原版增加,分级书的量会减少。现在减少“功利性”,引导她看,如果她有兴趣问,甚至用中文大概讲给她听?我们有Arthur中英文系列,《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Scarry的系列绘本一套 The worst helper之类的,Biscuit零散几本。


当然可以了,不用担心为孩子搭建的知识体系,资源体系,孩子的吸收才是最重要的。

绘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下一阶段开展绘本之旅,你试试。


 

5. 1月总结您说SOPHIE特点是“较自我型的,表现欲很强烈,但是不愿意被束缚”,这类型的如何引导效果更好?您有什么建议吗?(这点有点偏)

 

尊重她的选择吧!可能他目前存在着一点小叛逆。

另外我觉得民主和专制很好的统一一下,或者家里人的教育方式很好的统一一下。了解的不透彻,也无法说的时分准确。


 

6. 有时候整得不顺利了,当妈妈的会忍不住钻牛角尖:不看就不看了吧,看的目的是什么呢?肯定不是单纯的愉悦感。是为了打开一扇阅读的窗户吗?花这么多时间还不确定方向这样辛苦地向前,有少许收获。值得吗?一路前行,有时候进步一点点,再反思茫然停顿一点,后来又似乎稀里糊涂地继续前行。大人也太缺乏目的性和执行性了。

我也有一点感悟啊,就是子桐学琴,他上课的时候还是蛮开心的,回家练习就不大喜欢,尤其课程确实紧张,还要练琴啥的,所以他学的还不如幼儿园的几个苦练习的小朋友,不过我觉得他也有很多收获,比如韵律,比如弹奏,比如知道一些音乐家的故事。。。至少音乐素养是存在的,而他偶尔的小情绪不也是在自我进行情绪建构的过程吗!这其中我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很多时候父母的态度也决定着孩子的态度吧!只不过多少,量的问题可以改变,或者说偶尔某天的状态可以被改变。


 

7. 时间管理不好。需要自我学习的地方。这可能是我们没有坚持下来的最大原因。 

8. 如何将作业,练习题,阅读变成孩子的内在动力?有进步?喜欢?可能更多的是需要我自己整理思路吧!

 

说是内在动力,这么小的孩子还是很难的,即使我们看起来的学霸级人物内心也是有苦楚的,只不过孩子的心不容易被表达而已。

所以我觉得陪伴还是比较主要的,不仅仅是说技能上的陪伴,而是心灵上的陪伴,帮助孩子舒缓情绪,引导他正确的表达方式很重要。

还有最重要的我觉得就是要了解七八岁孩子的心理成长特征,比如这个时期的孩子在乎什么?我做过一个小项目,就是winner呢获得呢就是有一天在家里自己说的算,父母在无原则性问题下是不得干涉的,这样的奖励对孩子们来说真是欢呼雀跃,不过奖励不是活动的目的,而是让孩子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促进某些技能的学习。
 

谢谢安娜及所有的群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