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说“孩子永远感谢你”,不仅仅说的我自己的孩子,是普天下的孩子。。。
因为是孩子使我们成长,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
【责任】
周日陪着子桐“放纵”,狠狠狠狠,请了假,玩了一天,回来的时候晕车了(天生严重晕车的我每天面对着“行万里路”的四个大字兴叹),啥也顾不上了,在经历了几次停车呕吐之后,终于屁股尿流的滚上了床,蒙被睡觉。。。
一阵轻轻的脚步声,然后听见稚嫩的:“妈妈,喝水!”(广告?
)原来是宝贝子桐端着水进来了,好感动,头痛欲裂的接过来喝了,人家接着举着个台灯进来,点开台灯,安静的坐在我身旁开始抽泣(以为妈妈生病了),我只好安慰她说:“妈妈没事,去玩吧!”没动静,一直就那么陪着陪着,直到我恍惚的醒过来,人家还在我的旁边,只不过手里拿着一个小电脑看着动画片,静音看的,怕影响妈妈,好乖的孩子啊!
二十几年前的一个暑假,我和哥哥在家玩,突然爸爸回来说,你妈妈生病了在医院,接你们两个过去,我害怕得不得了,进了医院一见到躺在床上的妈妈就放声大哭,妈妈第一次眩晕症突然之间就晕倒了,把爸爸也吓坏了,赶紧接我们两个过去,那个时候开始我特别害怕父母生病,因为我觉得那是我的天,天没了,我的依靠就没有了,如今年迈的父母依然在我的身旁,我和庆幸,也很珍惜。

陪伴女儿也成了我这些年的使命,还有责任。
当妈妈,不敢生病,因为害怕女儿没有人照顾,害怕这个家,是否还是个家。
【舍得与不舍得】
其实生活当中,你舍得的东西越多,你得到的也就越多。
但是在舍得的方面,我们远远没有孩子做的好。
子桐视芭比为最爱,每次买到新的芭比都要拿到姐姐那里与姐姐一同分享,对于孩子而言,获得的永远是与人分享最爱的那种快乐,而我们成人则远远不如孩子。
兴趣班外,很多家长一起聊天,经常问到,你家孩子在哪里。。。用的。。。有的人则乐于分享,有的人则闭口不谈,不愿意与人分享那些好的资源,分享其实对自己的孩子完全没有影响,孩子永远和自己比,超越自己,完成自己的梦想才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爸爸去哪儿》之后再回头看林志颖的资料,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人生都是在不同的时期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我们更多的家长则是在为孩子选择梦想,直至有一天这个梦想破灭,而在这这个过程中,我们甚至惧怕别人知道我们的梦想。
日常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小组合作与集体游戏,因为那是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佳途径,而情商是很多父母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可是关于这个话题进行的操练和教育却少之又少,从而激发了好多培训机构的情商课程
,也许更多的是我们还不大知道技巧和方式,最主要的是我们作为父母很难有机会融入到一群小朋友之间的生活,不懂他们的生活又何谈情商教育呢?
合作之中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分享,永远把自己的好的东西,好的主意,好的方法和人分享,例如A,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小男孩他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教授别人技巧,而不是答案,这样可嘉的精神出现在一个六岁多的孩子身上是何等的高情商啊!
(用毛根去创造字母,A在自己完成之后去教授别人如何将拼好的毛根套牢,而不是帮别人完成套牢的过程)
【坚持】
子桐学习,很自觉,每当开始一个新的项目就能自觉地安排,一定要把它做完,在这么小的年龄能做到半自主的坚持我很骄傲和自豪。
学习呼啦圈,从不会到会到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跳绳,从不会到会到跳得很多,从他们的身上我能看到坚持带来的巨大收获。
每个孩子从不懂、不会阅读到自主阅读,输出绘本,靠的就是坚持。
孩子们的坚持远远比我们成人更无私,没有功利的坚持,只有兴趣的坚持才是最可嘉,当我们看到孩子对昆虫的痴迷,对搭建的热爱,我们不应该佩服他们的坚持吗?
当功利迷失的社会,父母的坚持如何能和孩子完整的统一?
【爱】
一个吻,一个浓浓的吻,都来自子桐对我的思念,一日不见的浓浓思念。
如果说父母给予了我“爱”,那么是孩子教会我“爱的能力”,不像爱情的浓烈,是温情久远的丝丝感受。
对弱者的同情,对强者的敬佩。
例如B,他得到很多孩子的喜爱,是因为他乐于帮助别人,热情好客,仿佛他的世界当中永远是几个人在一起,而不是封闭的自己,所以当他不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很想念他。
其实我一直在做着我自己认为微不足道的事情,可是很多人从中获益,他们觉得有爱的安娜是善良的美好的,于是也爱屋及乌的认为安娜是甜美清纯派(殊不知奔四中年妇女。。。)
所以这个世界不管如何,只要你像孩子一样无邪的去爱别人,爱美好的一切,回报你的永远是精神上的愉悦,甚至你想象不到的物质给予。
走进孩子,他们会教会我们好多,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予我们活着的责任,使命,力量,爱!让我们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立体的生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