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重复阅读的五大妙招
文/图
安娜

绘本阅读的路上,很多妈妈遇到的一大困惑就是孩子只喜欢新书,很多书都是一两遍就过,怎么办?
一是利用价值的顾虑,总不能那么多钱买的,一两次就过了?
二是“精读”的价值很大,不想让孩子错过?
三是重复阅读好处也是多多的,想让孩子慢慢体会?
这里安娜结合六年亲子阅读经验为您支上五招:
保持对书的新鲜感,不要一套书每天都读
子桐的经验:
子桐读书类型一般有很多:精装,简装;故事类、科普类、数学类、思维类;中文,英文。。。
肯定不能每一天把所有的类别都涉及到,我有两大原则基本不动,一是每天必定有中文和英文;二是科普和数学必定交叉阅读,就是一天涉及到科普,一天涉及到数学。
如果第一天读了攀登英语的四级,第二天就不会再拿这套书了,基本就会选择英文绘本来进行;如果第一天读了李欧李奥尼的几本绘本,第二天就换成林明子的绘本了,所以即使子桐喜欢的某套书基本也不会连续一周都在读。
但是有特殊情况,如刚买回来的《大脚丫学芭蕾》本身就是子桐大爱的书,所以她会持续几天阅读,过了这个阶段,就会隔几天一选了。
前提是你得有很多书供孩子选择,我的做法是两个月一大批书,然后重复阅读,而不是每天都读同一些书。
多和孩子互动,体会重复阅读的乐趣
子桐的经验:
这个互动包括很多种不同的方面,如和孩子一起找细节,引导孩子对细节的关注,吸引他的兴趣;如和孩子一起来预测、猜测、延伸结尾等,让孩子有不同的阅读感受;如几遍之后使用不同的角色语气,让孩子有“观赏感”;如多做延伸活动,涂鸦手工等;一句话,就是每一次的阅读感受不一样,孩子的兴趣自然随之而来,但是前提是父母要知道如何去挖掘。
网上有很多绘本精讲和绘本精读的公益课程,父母可以平时自己多学习,以备不时之需。
不提供新书,达到理想预期再下架
子桐的经验:
阅读有计划,计划中带着预谋,执行中带着随意。
例如一批书看的差不多了,我就放到一起,然后添加一些新书,那么每晚选书的时候旧书就选出几本,新书选出几本,这样旧书收起来有计划,新书添加有计划,就是所谓的妈妈对阅读的指导,但是其实没有那么严格,随意性很大,对孩子而言,选择权还是在她手里,她还是主动者。
等到一本书我预估快读二十来遍的时候就收起来了。
所以即使我买书的速度很快,但是也不是全部提供给子桐的,我会自己定期找书归纳提供。
子桐每天面对的图书量是固定的,不是我家的所有。
我都藏起来了,看过的和囤书!
将读书纳入生活,让孩子感知
子桐的经验:
例如子桐最近读的桥梁书《小妖怪童话》,我就专门又买了一套厨房玩具,再次激起他的做饭情节,然后每次都提示一下小妖怪的意大利面条是怎么做的来?子桐有时候急于知道细节,晚上就会立刻翻来寻求答案。
例如最近读的几本魔法书都有魔法咒语,我就专门把咒语都总结出来和子桐说着玩,像绕口令一样,如《温妮》里的“阿布拉卡达布拉”!
这也是帮助孩子在做纵向阅读,梳理阅读思路,同时激发她再次阅读的欲望。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自己在生活中寻求读书的乐趣,如子桐前几天和爸爸说咱家也买个IPAD的吧,爸爸说什么是IPAD,子桐说就是winnie海边手里拿的那个《温妮在海边》,在我们讨论了一下IPAD之后子桐又会把书从里面找出来。
显性的尊重孩子,隐性的引导
子桐的经验:
隐性的如我会把她读的次数少的故意放在她的面前让她先选,有时候子桐从这些读的次数少的(当然也算是不大喜欢的)当中又选了几本相对喜欢的,那正合了我的心意,有时候真的一本也不选,那也没啥,就再挑其他的,这算是我的一大招数,为啥说是隐性的,因为子桐不知道我的这个伎俩啊。
还有的时候我会把她喜欢的读了太多次数的放起来,这样就能从不大喜欢的里面再选出几本多读一些次数,实在不喜欢的也没有办法就少读几遍。
有的时候到了睡觉的时间了,子桐要继续,我就会说那奖励你一本吧,她就没有选择权了,我就拿出一本她不大热衷的来读!
为啥费尽心思呢,因为重复阅读能够带给孩子很多细节上的发现,也利于孩子进行深度阅读。
因为有时候不是她不喜欢,而是她没读上瘾,没发现细节,没发现乐趣,一旦我帮助她体会到了,有好多不喜欢的,一两遍后就变成大爱之书了!
隐性的利诱结束后显性的就要尊重孩子了。
因为读书毕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不是任务,不是语言的学科学习,所以尊重孩子最关键,当然我们尽其所能帮助孩子重复阅读后,孩子再有所自己的喜好,阅读方式我们也无憾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