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龄童看书仍然低幼为哪般?
文/图 安娜
子桐两三岁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相对于好多从小亲子阅读的宝宝来说,子桐看的书就明显低幼,如最近热衷的卡梅拉,好多两三岁的宝宝就已经痴迷了,还有贝贝熊,在我看来更是字数很多的书在子桐的同龄小朋友中也早就疯迷了,所以给别人荐书后我都要附带一句:子桐看的书相对低幼,你们可以再升一个级别购买,如子桐四岁整读的书,实际上三岁半就可以读了!正好最近有博友看子桐的书单反馈出来一个问题就是觉得子桐看的书相对低幼了,所以正好来谈谈。

一。低幼是指什么?
如果我们谈到自家或者别家孩子的书比较低幼,尤其在买书的时候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呢?通常我是这样判断的:一是字数少,这是最容易看出来的;二是情节比较简单,认知类,基本没啥情节的书,或者情节很少的书;三是根据子桐读过的书的“级别”来判定,就是经验了。
那么这里面要注意的几点就是:字少的书不代表都是低幼,例如无字书基本没有字,可是大小通吃,《鼠小弟》就写着0-99岁都可以看;好多书要看画面才能判定是否低幼,图画所表达的意境有时候不是文字能够替代的,例如《蛋糕哪里去了?》虽然没有几个字,但是太小的孩子观察力还不够,难以发现更多的细节;还有好多文字少,但是蕴含的意义却有点深度,如《生气汤》,讲述小朋友如何调控情绪的故事,文字很少,但是要四五岁的小朋友才明白。
对于子桐来讲,有三种低幼,一种是真的低幼,如最近还热衷上了《兔子小白》,另外一种是提供的素材低幼了,如《简单科学2岁上》,还有一种就是成人觉得低幼,人家还兴趣盎然的书,如《七彩下雨天》、《三个强盗》等。
需要尊重的一个事实是,目前子桐五岁三个月,并没有开始桥梁书和章节书的阅读。
二。书籍本身设定的年龄跨度
我们经常看到的童书年龄设定0-2岁、0-4岁、2-4岁、3-5岁、2-6岁、2-8岁、6-12岁、7-10岁、甚至还有的0-99岁呵呵!说明书籍本身对于年龄的设定就跨度很大,不同年龄的孩子看同样的书会有不同的感触,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完全不一样,对于个体而言,子桐小时候看过的书再拿出来一是喜欢,二是感触不一样了,譬如《最强大的勇士》两岁多看的时候也是很喜欢,但是妈妈知道明显超龄,如今再看意犹未尽啊!
再者我们都知道绘本的艺术价值有时候是不能用文字去衡量的,大师的作品成人看也一样受益匪浅。
三。选书人的因素
对于子桐来说,我是主要的选书人,因为买的书多
,所以在我挑选(自己书架)书籍的时候肯定是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定期为子桐奉上图书,子桐看的易难的进阶就会比较慢,那么天长日久,就有可能书本的年龄没有跟得上实际年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如今的图书市场日益繁华,子桐虽然五岁了,但是仍然有不少相对低幼的好书层出不穷,对于书痴的我来说不买实属心理不畅快,也是造成子桐读书比较低幼的一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低幼的书不费嗓子,比较好读(因为子桐经常是要求本数,每天晚上讲几本。。。但是不要求字数),所以好多低幼书是为了“欺骗”子桐本数的要求,这点是老妈我比较偷懒了!

四。孩子的个体因素
因为一路被妈妈这样阅读书单掌控下来,所以势必造成子桐自身的阅读需求也明显的低幼,对于妈妈提供的低幼书(真的低幼书)一概喜欢,但是读一两遍而已;对于妈妈提供的稍微低龄一些的书则是非常喜欢;也就是说孩子有兴趣的书就是正合适的书,他喜欢就随他而去,无须必要调整。
那么真正成人认为适龄的书,子桐喜欢吗?也很喜欢的!如《德沃夫爷爷的森林小屋》!就是说子桐读的书低幼的也有,适龄的也有,那么相对超龄的书呢,他也很喜欢,像偶尔他会自己从书架上巴拉出来超龄的书读,也是别有一番韵味,但是通常我都不会主动放在正在读的书架上。请原谅妈妈的
“武断”啊!
子桐思想上相对单纯也许正是和读书低龄有些许的关系?
五。英文阅读的影响
中英文同时并重走阅读这一条路,到底英文阅读对于中文有什么样的影响?因为英文阅读,所以中文的阅读时间肯定要缩短,孩子读书的时间就是那么多,他还要疯玩,要玩玩具,看动画片,吃喝拉撒的,就像这两天基本被英文书占据了,那么中文的就会一定比经常阅读的相对落后,这个落后是指年龄上的速度,孩子需要积累和底蕴,不能一味攀高,所以中文是放慢了速度,而英文则是加快了速度,带来的意外效果就是中英文尽量朝着同一个阅读水平靠拢,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视野尽量往广度上面发展。

六。低幼不低幼,兴趣是关键
在阅读的这条路上,随时调整自己和孩子的阅读策略,这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就像我而言,有些时候确实要割舍一下经典低幼,而将更加适龄的提供给子桐,因为没有深度,光有广度也是不够的,那样就没有螺旋式上升的机会;
而有时候又可放宽心,孩子喜欢阅读感兴趣,能带来快乐,自己觉得高兴想读,那么就没有什么好焦虑的,孩子阅读的路还有很远,放慢一些又有何妨!
通过阅读来给孩子汲取营养,通过阅读体会亲子阅读的快乐,通过阅读来开拓孩子的视野,通过阅读来养成终生的好习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