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 益智 数理 逻辑 (一)回首贴画

(2011-08-12 16:06:3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数理逻辑思维实验建构

子桐天生活泼好动,除了读书没有能让他坐的下来的时候。老妈当年我那数学、几何真是一塌糊涂,无奈子桐仿佛继承了爸爸的良好基因,天生对益智类的东西痴迷不已,或许也是从小接触的多一些。正因为如此,在四岁的时候子桐已经明显的显示出这方面的优良特质,孩子内在思维的构成将奠定一生的基础。

 

先来说说这个贴画吧,有人往往说贴画和思维有关系吗,其实贴画是思维的雏形,因为最原始的概念是讲究“对应贴”对吧。

 

21-22个月

《动脑贴贴画》子桐最先接触的一套贴画书。在这之前,子桐已经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乱贴”,相信每个不到两岁的父母都深有体会吧,家里遗留的痕迹一定都还健在吧思维 <wbr>益智 <wbr>数理 <wbr>逻辑 <wbr>(一)回首贴画

 

要说孩子知道了并能做到,而且准确做到这个对应贴也是成长中的一个里程碑啊,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子桐第一次自己掌握了时给我的惊喜。

 

这时候的子桐一岁八个月,主要练习的还是“贴”的动作,胶棒的使用是个培育的重点。

 

思维 <wbr>益智 <wbr>数理 <wbr>逻辑 <wbr>(一)回首贴画


23-24个月

《幼儿神奇贴纸》也是目前接触到的质量最好的贴纸书了。

到这套的时候,小家伙就有点不‘地道’了,完全不按妈妈的思路走,而且喜欢上了‘覆盖’。一个月玩了一本,妈妈控制着数量呢!已经不怎么需要妈妈的指导了,自己撕下来还能去翻书找找应该贴在哪一页上面,譬如撕下一条鱼,就找到海底世界那一页,但还不是找的很好,妈妈要帮忙。

思维 <wbr>益智 <wbr>数理 <wbr>逻辑 <wbr>(一)回首贴画

关于贴画书里面的故事讲不讲?

子桐基本没有讲过,要说为什么,一是关注点都在“贴”上面,兴趣点不在那里;二是故事都比较牵强。

 

贴画的三种要求?

初级要求:有贴的兴趣,掌握撕的技巧。中级要求:能够对应贴。高级要求:能理解故事内容。

 

到底要不要限制?

我限制了,结果就是三四个月狂热期过去,人家对贴纸书不爱搭理了。

 

36个月:贴画的第二次飞跃

N久不贴的贴画,这次拿过来,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加入了英文的元素,单词基本都能用英文说出来;二是比较追求完美,边缘一定要贴的比较好才罢休;三是半个小时就贴了将近半本,速度太快了。四是对里面的文字和数字比较敏感。

 

《快乐认知贴画》也还不错,适合一岁半的小宝宝,属于认知类的,贴画质量还算是不错的。

 

《原版贴画Dora、Disney》等,都是四岁左右的时候自主操作了。

 

插播广告:

这时候做了两本《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托班》教材里面的两本《游戏本》,千万不要被这个名字吓到,其实这是非常好的翻翻书+游戏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教材的感觉,尤其是这个游戏本,开拓了子桐的益智视野。

 

譬如里面的:

分类,水果和服装的两类,然后给乐乐苹果和袜子的贴纸,自己就知道贴到对应的框里;

找不同:两个小雪人,竟然能找出来不同的两个地方;

走迷宫: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但是能拿妈妈的手比划。

思维 <wbr>益智 <wbr>数理 <wbr>逻辑 <wbr>(一)回首贴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