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读笔 买还是不买?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安娜早教文章0-6岁 |
周五,子桐参加了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的友情演出,彩排时好好的,结果正式演出的第一个爬的动作,呵呵,爬的那个慢啊。。。眼看着跟不上队形,人家还在那里慢悠悠的边爬边做动作。。。
结束后去了“Book Shop”,这应该是第二次去吧,第一次去的时候来到二楼的儿童图书区,就被一堆的点读笔吸引住了,这次依然如此!直接奔二楼的一个点读笔摊位去了。
说起这个点读笔,我还真是没大有研究。好东西是好东西,但一旦铺天盖地的广告充斥着你的大脑的时候,就让人多少有点反感。有那么“神”吗,买了一只笔,就能怎样怎样呵呵。
最早接触是商场里的柜台推销,各种品牌都有吧,通常上面都放着一本小学英文课本,其实貌似这个点读里面的内容,英文也只是一部分吧,不过可能为了更好的推销(毕竟会读英文的少数而已嘛),所以通常播放的都是英文教材。
这个小学英文课本的含量确实是大,而小学英文课又一周三节而已,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真正做到消化还是有点困难的。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只“一笔在手,万难莫档”的神奇笔!
说方便,那是真方便,省去了开电脑,开面包机,复读机的麻烦,直接一点什么音频都出现了,多好啊。
子桐对商场里的这种柜台从四岁到现在就开始迷恋,每每经过都要点上两下,明摆着不买的老妈我有时候就很不好意思,但是柜台人员都很耐心,每次都说小朋友给你开个简单的吧,于是三字经、学写字的、英文单词的就点开了,子桐也每每积极的跟着大声说,不亦乐乎!
再后来是幼儿园英文课程配套的点读笔,用的频率一般,不算多也不算少,就像生活中的某样东西,一直在那里,不多不少。周末复习功课的时候就拿来用一用,有时候趁着妈妈忙的时候自己拿起来点一点,碰到不好用的时候还发些小脾气呵呵。
第“三”次接触就是书店了,专门卖点读笔的摊位,摆着一排排小桌子小椅子,坐在那里怡然自得,因为可以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于是就开始点读故事了,而笔的形状也开始吸引起子桐来(毕竟摊位多了,可以挑选了)。
近距离的接触应该是姐姐买了一个所谓的“早教机”里面的点滴笔,虽然内容无比的让老妈我。。。但是无奈两个人煞是喜欢了好一阵,时不时的拿出来点击。
虽然从来不特意去关注,但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点读笔终究会覆盖上你的生活。
现在的子桐真正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大”玩具,所以吸引力无限,但是一旦他成为孩子学习的“机器”,不知道是否还会像现在一样痴迷不已呢。
所以经常会有人问我点读机一定要买吗,可以买吗,能买吗?不知从何而答。
买有买的理由,不买有不买的理由。
小孩子要经常听一些优质音频,儿歌啊,故事啊,但其实小孩子最重要的还是亲子之间的那种互动与亲情,无乱妈妈的普通话多么的不标准都是孩子心中的期待,母子相依就是一种情感纽带。所以我通常这几年是有点拒绝(当然也不能太绝对)“机器”的。
还有说道这个英文点读笔也是,如果家长只是把他当做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娱乐产品的话,让孩子跟着音频欣赏,怡然自得多美啊,但是千万不要强迫让孩子跟读,点读笔说一句让孩子也说一句,那样孩子断定不会喜欢太长久,就将变成心中的负担。
说到底,还是学习的一个心态。我想: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本是点读笔研发的一个目的吧,但是有时太功利,就会演变成学习的“利器”。
真正让孩子快乐何其难啊,我们做父母的“上下而求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