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制度的僵固性

2023-01-04 22:50:15
标签: 薪資制度的僵固性

 葉匡時教授《名人TALKS》發表〈為何你的薪資比我的高這麼多?〉,全文如下

台灣高鐵董事長的年薪約八百萬元,而台鐵局長的年薪則約一百五十萬元,二者相差甚大。高鐵只有一條西部幹線,所有的列車機組基本上屬同款性質,十二個車站在管理上差異不大,員工四千六百人;台鐵則有好幾條路線,列車機組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共有二二九個高度歧異的車站、以及員工一萬五千人。很顯然地,管理台鐵要比管理高鐵困難多了,那為什麼高鐵董事長的薪資比台鐵局長高這麼多呢?

一般而言,薪資所得由三個因素決定:一是市場供需因素,若人才供大於需,薪資自然比較低;二是工作難險度,比較困難或比較危險的工作,待遇當然比較高;三是在組織內的年資,資深的員工通常可獲得比較高的所得。

就這三個因素來看,應該是台鐵局長的待遇比高鐵董事長的待遇高才對,可見除市場、工作難險度與年資之外,還有其他因素會左右薪資高低。

台灣高鐵在成立之初,因台灣並無高鐵經驗,必須在國際市場上爭取人才,支付董事長或執行長千萬年薪可能是剛好而已。但當高鐵在馬政府任內解決了艱鉅的財務破產危機,進入平穩營運期後,為何董事長還支領這麼高的薪資?其關鍵在於制度的僵固性。

董事長年薪是昔日薪資規範延續下來的,也是各管理階層薪資結構的定錨,如果調整董事長的薪資,則其他管理階層薪資是否也要同步調整?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台鐵局長的低薪,因為台鐵局屬於政府三級機關,如果調高台鐵局長的薪資,那是否也應該調高其他三級機關首長的薪資?

各組織的薪資制度在形成之初,會參考前述市場、工作難險度與年資等三大因素,所以高鐵董事長的薪資最初可高達千萬。但當制度形成後就會出現僵固性,逐漸與制度的合理性脫節,除非組織面臨嚴峻的環境或市場因素挑戰,否則制度通常不易改變。

高鐵在財務改革後,泛官股持股占比遠超過百分之五十,按交通部內部規定,董事長年薪不應高於五百萬元,但實際上卻領超過八百萬元,可見其制度僵固性的頑強。董事長年薪是昔日薪資規範延續下來的,也是各管理階層薪資結構的定錨,如果調整董事長的薪資,則其他管理階層薪資是否也要同步調整?是一大問題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