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故事(續)

2022-11-24 12:55:29
标签: 花的故事(續)

1. 牡丹花

牡丹花有 “國色天香”、“花王”, 之譽。花朵碩大而豔麗,雍容華貴,千百年來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唐時已有栽培,相傳武則天登基後,一個雪花飛舞的冬日,武則天想讓百花同時開放,於是寫下了“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需連夜發,莫待曉風催”的詔書,百花不敢違命,只得開放,唯獨牡丹紋絲不動。

武則天惱羞成怒,把牡丹貶至洛陽。誰知到洛陽後,牡丹競相怒放,武則天下令燒死牡丹,但沒想到,牡丹反而越燒越紅,越燒越豔,從此“洛陽牡丹甲天下”。

2. 曇花

曇花又叫韋馱花,韋馱花很特別,總是選在黎明時分朝露初凝的那一刻才綻放,開花時間極短,一年開花3-4次。

曇花

傳說曇花是一個花神,祂每天都開花,四季都很燦爛,祂愛上了每天給她澆水除草的年輕人。

後來此事給玉帝得知,玉帝大發雷霆拆散鴛鴦,將此花貶為每年只能開一瞬間的曇花,不讓祂再和情郎相見,還把那年輕人送去靈鷲山出家,賜名韋陀,讓他忘記前塵,忘記花神。

多年過去,韋陀果真忘了花神,潛心習佛,漸有所成。而花神卻忘不了那個曾經照顧她的人。祂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總要下山來為佛祖採集朝露煎茶。所以曇花就選擇在那個時候開放。祂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氣綻放在那一瞬間,祂希望韋陀能回頭看她一眼,能記起祂。遺憾的是,春去春來,花開花謝,韋馱還是不認得祂!

3. 虞美人/雞冠花

「三軍散盡旌旗倒,玉帳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劍光飛,輕血化為原上草。」

當年,西楚霸王困於垓下,兵孤糧盡,四面楚歌,虞姬拔劍自刎。後來,在虞姬的墓上長出了一種草,形狀象雞冠花,無風自動,似美人翩翩起舞,嬌媚可愛。民間傳說這是虞姬精誠所化,於是就把這種雞冠花稱為「虞美人」。

虞美人花朵鮮紅艷麗,據說就是虞姬飛濺的鮮血染成。她年年在春末夏初這段時間開花,即使轉為草胎木質,依然執著,仍是那一份對霸王的堅貞與守候,還是像從前一樣終年不停地為霸王展顏巧笑、弄衣翩躚。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著生離死別、悲歌。也有英雄惜英雄之意。辛棄疾有詩曰:「不肯過江東,玉帳匆匆。只今草木憶英雄。」虞美人,一位美好的女子,一朵粲然的花,或許已不再是一朵花,而是那個女子的精魂。

4. 薰衣草

有關薰衣草也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位天神愛上了一個凡間的女子,這位女子就叫薰衣。天神因天規的限制,始終不敢表露自己的愛,百般無奈之下天神留下了人生中的第 1滴眼淚。

但即便如此,天神愛上凡間女子熏衣的事情,還是被人知道,於是這位天神便被抓回了天國,而且被砍下了翅膀。

但是他的翅膀卻寄託著這位天神的愛,變成了一隻蝴蝶,去陪伴著那位名字叫熏衣的凡人女子。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