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值得驕傲的機械工業
【園丁按】
李家同教授在聯合報發表〈我國值得驕傲的機械工業〉,機械為工業之母,機械工程領域畢業後出路相當廣。除了在傳統的加工業發揮之外,半導體、醫療、航太等高科技產業,都需要大量機工人員。簡介如下:
我國媒體幾乎一面倒地重視半導體工業,我曾經探訪過很多我國的機械廠商,深深地感覺到機械工業界的技術有相當大的成長,應該引以為傲。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軍備能夠自製,目前我們要自製潛艦,潛艦的製造絕對要靠機械工程師。我們也希望在能源上能夠技術自主,就以發電機來講,這個龐然大物絕對不能全部靠電機工程師。以風力發電來說,風力發電機的各種配件就非常不容易製作,也當然要依靠機械工程師。
政府很重視半導體工業,但是似乎沒有注意到半導體工業需要精密的設備,而這些精密的設備都和機械工業有很深的關係。
我國已經進入精密工業的時代,而我認為,機械工業在精密工業上最有貢獻。最令我感動的是,很多機械工程師很認真地向我解釋,如何能夠使他們所設計的機械在運作時可以非常穩定,而且在精密度上精益求精。
我曾經參訪過一家工具機公司,他們所切割出來的圓的圓心和預定的圓心差距是四微米,一微米是一百萬分之一米。對我來說,這已經是相當精密了,可是那些工程師告訴我,世界上最好的工具機可以使這個誤差小到三微米,他們正在努力使自己機械的精密度靠近世界最高級的標準。這種精神是相當值得國人敬佩的。
要製造出非常精密的機械,必須要依靠工程師長時間的研究。很多機械都有一個底板,我們大概都不會注意到底板是如何設計的,可是有很多機械工程師對底板的設計極有研究,也因此使得機械在運作時非常穩定。工具機都有一根主軸,主軸通常是垂直於地面的,但是如果主軸和地面的角度不是絕對的垂直,工程師仍然可以利用數學來使這個問題得以減輕。
我國的機械工業已經不是純粹的製造工業,我們不是只會使用機械設備的國家,而是已經進入設計機械的境界。要能設計且製作一個精密的機械,機械工程師的學問已經不僅僅是從機械系所學到的,很多精密的零組件需要用到半導體技術,很多量測設備也會用到光學。很多機械工程師有這種能力,是相當令人佩服的。
機械工業對國家安全是極為重要的,如果沒有好的機械工程師,我國不可能有任何先進的武器。希望政府能夠重視機械工業,有一套提升機械工業的計畫。也希望社會大眾知道,我國的機械工業有相當值得驕傲的進步。
【啟示錄】
機械為工業之母,在職場工作期間,因任務需要,我曾到美國、瑞士、德國、以色列等國家參觀過他們的工廠,知道他們對技職教育的重視。
台灣以前也重視技職教育,當年的工專,是提供技職人才的寶庫,經李遠哲的教改後,各型專校紛紛轉為大學,降低了學生從事黑手的意願,可謂得不償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