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高效能
金惟純,臺灣商周出版集團創始人。他的一生,像一幕構思精巧的多幕劇:遺腹子,少年困頓,年輕的母親靠紗廠做工的微薄收入撫養他成人。十七歲考入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二十九歲出任臺灣第一大報《中國時報》主筆,三十五歲創辦《商業週刊》,經歷七年經營危機,把公司從巨額虧損中扭虧為盈,一躍成為臺灣發行量第一的雜誌,創下了全球媒體的新紀錄,並把一本雜誌擴展到大型出版集團。
但是,就在公司業績一路長虹,品牌越擦越亮,事業站上巔峰時,金惟純卻做出了“人生清零”的決定,他把集團賣給李嘉誠,轉身投入了一個可以“做到人生盡頭”的新志業:生命教育,幫更多的人活得更好。
他在〈人生最高效能〉文中說道:
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可預測、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麼辦?過去認為有效的方法,現在可能都沒有效了! 但是我們仍一直用頭腦去外面找方法、研究趨勢。不是說沒有用,而是不究竟,不究竟的東西只有一時有用,好比一些鐵血執行長,用鞭子抽大家,然後抽到最後只有一時成功。
1.
回歸問題本質,自問此時此刻該怎麼做?
然而最高效能則是從根本解決問題,永遠有效,跨越時空,超越個人、不分事情,因此日本的經營之稻盛和夫在面臨企業、人生無路可走的時候,他常用一句話來讓自己過關:「生而為人該怎麼辦?」
他回到間題本質:現在發生這件事,我此時此刻該如间做?這反映出人類内在的資源是無限的,超過你的想像,那是一種不受過去經驗的拘束,覺察全打開,內在沒有執著,沒有妄想,我如實面對當下;此時此刻的我,面對此時此刻的人和事,該如何做,這就是最高效能。也就是說,人生的最高效能,叫「活在當下」。
2.
兩個指標檢討自己,活得有沒有效能
n
第一個 別人願不願意跟你在一起。
n
第二個 別人願不願意跟你一樣。
金惟純說,如果你能做到這兩點,保證你的人生高效能跟組織的高效能就能自動產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