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鄉土作家黃春明

(2022-06-21 17:14:16)
标签:

鄉土作家黃春明

分类: 每月一書

鄉土作家黃春明

1.         認識黃春明

  黃春明(1935213日-),生於宜蘭縣羅東鎮,屏東師範學校畢業, 是台灣當代鄉土文學作家,筆名春鈴、黃春鳴、邱文褀。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旁及散文、詩、兒童文學、戲劇、撕畫、油畫等,其作品曾被翻譯為日、韓、英、法、德語等多國語言。

  黃春明做過多種的工作,諸如,電器行學徒、小學教師、廣播主持人/記者、廣告企劃、賣過便當、拍過記錄片、做過電影及兒童劇的導演/編劇,各式各樣的工作經驗成為了他小說創作的豐富素材。

2.         他的文學作品

  他的文學作品題材多元,曾以小說《鑼》於入選1999年「臺灣文學經典三十」小說類,並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等獎項。

  黃春明藉由他創作黃金時期的作品,贏得了「有良心的作家」、「小人物的代言人」、「悲天憫人的胸懷」等等一連串的稱譽,奠定了黃春明鄉土作家的名聲地位,及「世界級」小說家的基礎。

  然而,這時期雖是黃春明創作的顛峰,但當時卻沒有馬上引起文壇及讀者太多的迴響,一直到一九七四年(民國六十三年)三月兩個自選集《莎呦娜啦再見》和《鑼》的出版,才真正引起大家的注意。

  七十年代,黃春明寫作的風格有了大轉變,從「鄉土題材」轉向了對「民族題材」的關注,探究其之所以改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黃春明搬到台北,目睹城市的生活及工作環境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尤其在看到洋人和一些高等華人趾高氣揚的態度,與小人物的不幸遭遇形成強烈對比,讓他感觸到台灣雖然已脫離日本殖民,但在經濟和文化方面仍然擺脫不了「次殖民地」的現象。

  於是黃春明的創作由描述鄉間風土人情的「鄉土小說」轉向以都市生活為主的「城市小說」,藉由批評諷刺崇洋媚外的人來展現他對民族的關懷。

  這一系列充滿民族主義的城市批判小說計有:《莎呦娜啦再見》、《蘋果的滋味》、《我愛瑪莉》、《鮮紅蝦》、《小琪的那一頂帽子》、《小寡婦》等篇。

  黃春明眼見目前台灣社會、家庭結構的改變,使得三代同堂的家庭不復存在,漸漸讓人不敢將安養晚年的期待寄託在子女身上。

  於是,有著這樣深切感嘆的小說家,開始為了當前社會裡的老人抱屈,藉著手裡的筆將問題寫出來;更要為這一代被留在鄉間的老年人做見證。讀過黃春明作品的讀者,都會為他高明的「以文字說故事」的才能吸引住。而這項才能,卻是許多現代文學作家所缺乏的。

3.         成大事件

黃春明曾應邀到成大台灣文學館主講「台語文書寫與教育的商榷」, 著作遠遜黃春明的獨派蔣為文副教授認為他「不倫不類」的說法侮辱台語文,當場以預先準備好的「台灣作家不用台灣語文、卻用中國語創作,可恥」大海報抗議。

黃春明當時被罵後要求對方上台辯論,但蔣為文不願也不敢上台,雙方針鋒相對,黃春明情緒激動,直嗆蔣為文「會叫的野獸、悲哀」,並爆粗口罵對方五字經及比出中指,還兩度衝下台理論,也脫掉外套作勢要打蔣為文,兩人因此鬧上法庭,充分展現他直率粗曠的性格。

4.         作品納入台大開放式課程

  台大開放式課程臺灣文學研究所柯慶明教授主講臺灣現代主義小說,他的兒子大玩偶也入選。柯教授念建中高三時,我曾在師大江應龍教授家中見過他,當時他向江教授提出荀子思想有關的問題,留給我深刻的印象,想不到當年翩翩少年已成老翁,且先我而去,不勝唏噓!

5.         評價

呂正惠教授曾經這樣形容過他:「黃春明之所以成為最純粹的小說家,是因為他擁有鄉土說書人的特質:他植根於鄉土,長期在鄉土長大,了解鄉土人物的辛酸與命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讀詩以消暑
后一篇:八然與四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