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之旅(一)

标签:
阿里山之旅(一) |
分类: 生活小記 |
阿里山之旅(一)
今天參加東南旅行社乘坐大遊覽車的阿里山之旅的二天一夜行程,這回從淡水出發,對我來說方便多了。
每次旅行都讓我無法安眠,雖然定了鬧鐘準備六點起床,11點就寢,仍然每小時醒一次,一旦心中有事,便很難放下,完全失去我原有的平靜,從小至今皆如此,十分無奈。
我們這一團共有30多人,老中青都有,中老年人夫妻居多,也有三代同堂,由資深導遊陳勇至帶隊。中午時分抵達嘉義,我們參觀阿里山森林鐵道車庫園區,看到幾台退役的蒸氣火車,柴油機車,動力客車等,然後到嘉義中央噴水圓環附近,各自找自己愛吃的美食當午餐。
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林聰明沙鍋魚頭”店前排了一列長長人龍,真是開了眼界。這說明生意不好不要怨天尤人,要怪的是你的產品,是否做到人人非要不可的程度。
隨後我們前嘉義東郊的”蘭潭”,相傳為三百多年前荷蘭人所開鑿的埤,因以為名;之後,我們到櫻田牛埔農場參觀。農場占地甚廣,我們搭彩虹小火車遊園,看到葫蘆瓜、佛手瓜、草莓、包心菜…等的栽種方式,接受現代化農栽教育,然後到他們的產品展示間接受紅茶跟點心招待,我覺得口感不錯,買了二罐阿里山紅茶。
跟我同桌品茶的是一對年長夫婦和他們的女兒孫女和以色列籍女婿,兒輩是躲避以國疫情回臺灣,順便讓女婿和小孫女寫點台語。因我在中科院設供處負責採購業務時,曾經因公前住以色列,在那裡待了一個多禮拜,參觀他們的工廠,跟他們的採購人員交流,對當地的風土人情略知一二,因此有了談話的話題,也是一個巧遇。
我們的最後一個行程,是進住仁義湖岸大酒店,這家酒店的設計,頗具藝術色彩,我的單人住房,相當寬敞舒適。晚餐前先到仁義潭水庫風景區的堤防步道散步,看湖光樹影山色,晚風習習,令人心曠神怡。
完餐後順手從大廳書架取美國暢銷書作家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Elizabeth Gilbert)著何佩樺譯《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中國大陸譯《美食、祈禱和戀愛》回房回房閱讀
,作者吉兒伯特以第一人稱方式表達義大利、印度、峇里島三個地區三種情境:
在義大利享受美食、在印度靈修、在峇里島印尼找到無私的愛,經由三段故事串聯成一個完整的著作,可歸納為:享受人生、體驗人生、熱愛人生三主題,可說是吉兒伯特的回憶錄。
回憶錄記錄了作者離婚後的環球旅行以及她在旅行中發現的一切。該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保持了187週。
作者說,「十五歲起,我不是在戀愛就是在分手,我從沒為自己活過兩個星期,只和自己相處。」她在婚後發現自己根本不想過婚姻生活,不想生孩子。她以為可以跟相愛的先生理性分手時,是錯的離譜,因此得了憂鬱症。當她決定投入另一個情感時,最後卻是彼此折磨之後,終於解脫婚姻。因此她決定用一年的時間,到三個地方旅行,包括:義大利、印度、峇里島。
這篇傳記小說,便是作者在一年當中所發生的故事,坦然陳述自己的身心靈活動,行文簡潔流暢,並被拍成電影,受到全球許許多多讀者與觀眾關注。
這本小說旅行的國家共分成3大部分:
1. 第一個旅行義大利,待了4個月
義大利是以美食世界知名,作者花了很多時間品嚐美食,體重也增加了至少23磅。
2. 第二的旅行印度,待了4個月
作者因為學習瑜珈的關係,決定到印度到師道場靈修,在這4個月當中,讓她脫胎換骨。
3. 第三段旅行峇里島,待了4個月
作者先前到過峇里島旅行,她遇到一位會看面相和會治病的藥理師--賴爺,
賴爺說她將來還會回到峇里島,作者在峇里島的生活悠閑,早上用印度導師教導的方式冥想靜坐,晚上用賴爺教導的方式冥想靜坐,其餘的時間這是騎著自行車到處閒逛,跟人聊天。
當地有一位經營小吃並且懂得醫療的大姐遇到困難,他私底下跟世界各地好友發起募款活動,在短短一周時間,累積了18000美元,解決了大姐的難題,並為她購得一個永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