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2016-01-29 13:17:06)
标签:

双因素激励

赫茨伯格

分类: 管理實務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在其《双因素论》中指出人的所有需要都可以归结为两种因素,即激励因素(motivator factors)和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

l   激励因素又叫满意因素,是指人的需要中能够激发人们向上,积极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责任成长等,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这些积极感情和个人过去的成就,被人认可以及所担负的责任有关,它们的基础建立在工作环境中的持续成就。

l   保健因素系指哪些有之起不到激励效果,无之则产生消极作用的因素。包括公司行政管理、监督者、薪资、工作条件以及与主管的关系等。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极因素,也与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有关。也就是说,对工作和工作本身而言,这些因素是外在的,而激励因素是内在的,或者说是与工作相关联的内在因素。

赫茨伯格认为: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他对工作的态度对其成败有绝对的影响,人们对工作满意时和对工作不满意时的回答大不相相同。

  他的双因素理论与传统看法的最大不同,乃在动机与满足感是由两组因素来控制,而非传统上所认为的只有单一因素。

在以往,人们认为工作满足感的反面就是工作不满足,因此我们只要去除使工作不满足的因素,就会使员工在工作上感到满足,他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我们可以把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视为无形的精神面保健因素视为有形的制度管理面,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应当注意的是,人们的需要随个别的财富、学识、性格、职位…等而异,不可一概而论,实施激励,应当注意。

 

激励的故事

  领导者应是善于激励者历史上名将吴起位士兵生恶性毒疮的故是众人皆知。魏武侯曾依吴起建议在庙堂设宴请士大夫,席间设三排座位,立上等功者坐前排,用上等酒席和贵重餐具;次等功者坐中排,酒席、餐具比上等功差些;无功者坐后排,只有酒席,没有贵重餐具。宴会后又在庙堂门外按功劳大小赏赐有功人员的父母妻子。对于死难将士的家属,则每年派使者慰问,抚恤他们的父母。

  用此措施实行三年后,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50万攻打魏国的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南)。魏国的士卒得知这一消息,不等待官吏的命令自动穿戴盔甲准备抗敌者达数以万计。吴起亲自率领其中没有立过军功的5万人,外加战车500辆、骑兵3000大败秦军。

  武则天闻吐蕃多次侵扰边塞安西四镇失陷,以珍藏的金盔盛酒为大将魏元中饯行出征,大获全胜,收复安西四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