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孩子说“不”会给孩子安全感!

(2010-08-22 03:14:47)
标签:

育儿

2岁综合症

全职妈妈

分类: 育儿心得

在国内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这样的镜头:妈妈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见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要求妈妈买却被妈妈拒绝,于是孩子使出绝招——撒泼打滚。要么躺在地上不肯起来;要么大声哭闹,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让自己妈妈难堪;要么双管齐下,两招并用。这时候做母亲的毫无招架之力,只好缴械投降,有求必应!

英国妈妈也有遇到孩子撒泼打滚的时候,但处理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妈妈会很坚决地跟孩子说“NO!”第二步妈妈会告诉孩子继续这样做的后果——或者马上回家,或者失去一个心爱的玩具,又或者取消去朋友家玩的一次机会......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妈妈,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说:不许哭了,否则我们马上回家!孩子不听,继续哭闹,那位妈妈就真的扔下挑了一车的东西(当然还没付钱),抱着孩子回家了(我当时在心里向这位妈妈致敬)。

我也同英国妈妈们讨论过这个话题。就是孩子当众哭闹的时候,你该怎么办?是坚持原则?还是息事宁人?结果令我惊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息事宁人。

选择息事宁人的原因:

一、怕难堪!孩子当众哭闹,做母亲的肯定会感到尴尬,总怕被人指指点点,所以想着暂时满足宝宝要求,回去再慢慢说服教育。可是妈妈们想过没有?孩子是你自己的,怎么教育是你说了算还是别人说了算?孩子以后的性格会如何是取决于你现在的教育还是一个或者几个陌生人对你的态度?在你对孩子妥协的那一刻,你就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家长的威严,你真的认为事后的说服教育会起到什么作用吗?

二、觉得自己残忍!很多妈妈不忍心看着孩子为了一件并不值多少钱的玩具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总怕孩子会哭坏身体。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控制情绪的能力更加有限,他不高兴的时候,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发泄——哭!其实当孩子开始哭的时候,就已经接受了“不行”的结果,而他想做的,只不过是把自己的不高兴发泄出来而已。而这种发泄,对他的身体是有好处的。我们不是常常这样劝人吗:想哭就哭出来吧,别憋在心里!既然大人都可以哭,孩子哭一哭有什么关系?孩子也得发泄呀!

三、怕失去孩子的爱!妈妈最怕的是孩子不再需要自己,孩子不再爱自己。妈妈怕对孩子说不以后,会导致孩子的厌恶甚至憎恨,会失去孩子对自己的爱!可是我想说,这样的妈妈你真正爱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看见你切菜用的菜刀,跟你说:妈妈,我要玩菜刀。这时候,你会给他吗?当然不会,因为菜刀是危险物品。这个时候不管孩子怎么哭闹,妈妈们都是可以坚持原则的。那么在其他应该坚持原则的时候,为什么要屈服呢?妈妈对孩子说不,会让孩子不高兴。但那些都是暂时的,等他想明白以后,他只会更爱你,更尊重你。而同时,也会让他更有安全感。

对孩子说不会让孩子有安全感?会有很多人不理解吧?我应该怎么解释这个观念呢?

就好比我们养了一群羊,你每天要放羊出去吃草,你一定是带他们去一个你熟悉的草场,你不会让它们到处乱跑,跑得太远的羊会被你赶回来,回家的时候,你会数数你的羊,看看有没有少,你会在固定时间回家,慢慢地,你的羊群会熟悉你的规律,你也会越来越轻松。这就是“边界”,你会给你的羊群一定自由,一定空间,但也会让它们了解它们的边界,要让它们知道这个边界是不能逾越的,要让它们知道只要在这个边界内,就是安全的;只要在这个边界内活动,就会有人为它们驱赶豺狼。

孩子也一样,孩子也需要这种边界,孩子也需要空间。空间太小,他们会觉得压抑;空间太大,他们会迷失方向,会没有安全感。当一个孩子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他心里根本就没有快乐,也感觉不到幸福,他只会不停地索取,不停地试探,直到找到他的“边界”。当然,这个边界的大小,就需要妈妈们自己去把握了。

妈妈们应该都去过动物园,麻烦注意一下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看看它们是不是要么一动不动,要么就像个疯子一样走来走去?这就是典型的小空间,动物们已经快被压抑成神经病了。还有,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都是不快乐的,叛逆的,甚至是不尊重父母的,这就是典型的空间太大,孩子找不到自己的边界,迷失在了自己的空间里。

讲到这里,突然想起来一个故事:一个死刑犯的临终愿望——再吃一口妈妈的奶。妈妈含着泪掀起衣服,为儿子喂人生的最后一口奶。几乎是同时,大家都听到了妈妈的惨叫,原来儿子咬掉了妈妈的乳头。满嘴是血的儿子恨恨地说:如果小时候你好好管我的话,我会是今天这样吗?看吧,这就是溺爱孩子的结果!

妈妈们,不要让悲剧重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