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乐夺“标”——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方案

(2010-11-01 15:35:01)
标签:

xkt11077

余玲萍

教育

分类: 课题方案

淳安县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快乐夺“标”——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策略研究

负责人:余玲萍

研究起始时间:2010年9月——2011年7月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1、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把语音定为语言知识二级目标,其明确要求,学生必须要达到“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的目标。

2、心理发展的需要。小学生是一个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的群体。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在教授英语音标的过程中,教师应用自己全部力量把教学工作变成学生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使学生快乐夺“标”。

3、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小学生尚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英语语言的感知能力比较薄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因不懂音标和发音规则,利用汉字谐音注释帮助记忆的情况屡屡出现,这极大程度的扭曲了英语字词句的正确发音。再者,不懂音标,预习或是课外学习难度会加大,学生“等着老师来教”的依赖心理便会得到滋长。但反之,学生就会主动尝试各种拼读机会,运用刚掌握的本领去尝试读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体会到成功后的欢乐,从而培养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4、小学—初中的过渡需要。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一直是容易被忽视的部分,而初中教师则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了英语,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初一上的预备篇部分,仅花大约一周的时间用于音标教学,这对于初中生的音标学习来说无疑是“蜻蜓点水”。所以,小学、初中在过渡上出现了明显的漏洞,这对于将来进一步的英语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

综上所述的各种需要,再结合自身音标教学上的点滴经验,由此提出了这一课题。

(二)研究综述

1、随着小学英语逐步受到重视,各种关于小学音标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有聚焦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有侧重于教学方法的,其中不乏有很多成功的研究供我们参考。但总结后发现,他们的研究多数都以城市为大背景,对于农村教学的研究少之又少。

2、纵观各研究文献,关于音标教学的研究主要从音标教学的整体出发,而很少将音标教学细化成单个音标、单词音标进行分类研究。所以本课题着眼于“细化音标教学,逐个突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可行性条件:本人毕业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现任教汾口镇龙川小学五(1)、五(2)班英语,还带了学校的英语兴趣班。曾在萧山少儿英语培训学校任教一年,有足够的经验和手段开展音标教学工作。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1、 夺“标”:①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竞争夺取“夺‘标’大赛”的胜利;

② 研究对象能攻克音标这一难关。

2、快乐:在音标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教学策略,如借助音标顺口溜、趣味游戏、歌曲演唱等,改变以往枯燥的音标教学模式,营造有趣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三、研究指向与内容

(一)研究指向:本课题旨在细化音标教学,由易(单个音标教学)到难(单词的音标学习)逐个探究有效的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策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趣味活动如绕口令、“快乐夺‘标’”等,激发学生学习音标的内部动机,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学习表现出色者,从评价上鼓励,培养成功心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音标学习竞赛小组,培养竞争意识和互助精神。学生的欲望和学习动机得到多方面激发,夺“标”会更有趣更有效。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针对农村小学生在音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低下、自主性不强、过目就忘等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

第一: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教学现状和生源情况,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音标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二:将整个音标教学工作分为单个音标教学和单词音标教学两类,以层层攻克的方式,细化研究,探索音标教学的有效策略。其中,以课堂实践为主,采用活动趣味化、知识迁移容易化音标学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标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善于学”。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五(1)班、五(2)班全体学生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0年9月—10月)撰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2、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5月)

(11月—12月)阅读、查阅理论依据和一些成功的案例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导,在其指导下,深入研究农村小学生学习音标上出现的问题

(1月)总结反思前段研究情况,以论文形式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

(2月—5月)深入探索,通过实践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成果。

3、总结阶段(2011年6月)进行试验成果展示(举办“夺‘标’大赛”)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请领导鉴定和课题验收。

(三)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范文芳. 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世忠. 中小学生心理特征与学习方法指导[M].1992

[5] 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