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曼曼 轻舞飞扬——小学低段童诗仿写指导策略研究 课题方案
(2010-11-01 15:20:39)
标签:
xkt11069余红飞教育 |
分类: 课题方案 |
课题名称:童诗曼曼 |
负责人:余红飞 |
研究起始时间:2010年9月——2011年7月 |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一)课题的提出 1、课标要求:低段写话教学要激发写话兴趣 低年级的写话是整个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让一年级的孩子尝试仿写儿童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接受规范的语言训练,加强语感,丰富文化底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仿写儿童诗即是一种写作启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童言特色:低段学生童言无忌天然去雕饰 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思维跳跃,同诗歌的思维(大多表现为形象的、跳跃的,甚至灵感的)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他们那不加任何修饰的童言童语即是最美的诗。因此,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对生活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在他们的眼里,草儿会说话,鸟儿会歌唱,花儿会舞蹈。他们童言无忌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天然去雕饰”的诗性来。 3、儿童天性:低段学生善模仿乐于写童诗 儿童诗是诗的一种形式,它以儿童为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它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文字流利自然,节奏明快活泼,因此深受儿童的喜爱。从心理学角度说一年级学生,学习刚刚起步,可塑性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而儿童诗内容生动有趣,句式整齐有规律,充满丰富的想象,非常适合学生仿写。进入小学后,识字量渐加,在大量诵读琅琅上口的诗歌后,让他们尝试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儿童诗的写作,不会是件困难的事。
为此,笔者在小学一年级就适当开展了儿童诗教学,进行了仿写童诗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在童诗仿写中,无忌的童言自然流淌,无暇的童心自由飞扬。
近几年,国内小学语文关于开展童诗教学策略的研究也是层次不穷。如诸暨市滨江小学开展的《让童诗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将儿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通过诗教与语文的结合,营造一个诗意课堂,以提炼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诗的氛围中成长。胡丽平老师开展的《童心晶莹,童诗飞扬——小学生儿童诗创作的策略研究》的课题侧重研究从学生本能的兴趣和趣味出发,对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写作指导。浦江平安中心小学《让孩子提笔写诗——儿童诗的创作指导的实践》主要从课外走向课内,积极开展童诗创作指导,并进行专题研究。《让孩子的童年充满诗情——课外阅读中强化“古诗文诵读、儿童诗创作”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主要研究在推进学生课外阅读这个共性的基础上,强化古诗文诵读和儿童诗创作,形成学校的特色课外阅读。 (三)课题的可行性条件 1、研究人员背景:本人现当任一(2)班班主任,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已有两年多,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做好这次课题研究工作。 2、硬件环境:《日有所诵》价格便宜,在经济上每个家庭都能承担。上网购买此书方便易行。争取每人一本不会成为问题。 |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1、儿童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一种艺术形式。本课题所指的儿童诗既包括语文教材中的儿歌,儿童诗也包括课外收集的优秀儿童诗作品以及教师选购的儿歌集《学前儿歌300首》。 2、童诗仿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以低段语文教材为素材,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儿童诗的有利因素,让学生尝试仿写童诗。 |
三、研究内容 1、儿歌诵读:以《学前儿歌300首》作为学生诵读材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儿歌诵读活动。 2、童诗欣赏:在儿歌的诵读的基础上,定时开展“每课一曲”,“每日一首”,“每周一课” ,“每月一画”等操作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的童诗欣赏系列活动。 3、童诗仿写: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儿歌、韵文、童诗,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充分挖掘童诗的有利因素,对学生进行童诗仿写的写作指导。 |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一(2)班全体学生。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周期1年,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教师在研究中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实践,对自己的实践行为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分析。行动研究中同时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 1、准备阶段:20010.9 (1)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2)查阅相关文献,收集相关研究资料,了解童诗(儿歌)的写作特点和相关研究动态。 (3)钻研语文教材,分析童诗在教材中的编排和篇目。 2、实施阶段:20010.10—20011.6 (1)儿歌诵读:教师选购《学前儿歌300首》作为学生诵读材料,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诵读活动。 (2)童诗欣赏 :①每课一曲:每堂语文三四分钟让学生聆听或吟唱一首优秀的儿童诗歌曲②每日一首:每天教师向学生推荐一首儿童诗作品。③每周一课:每周开设一堂童诗欣赏课④每月一画:每个月举行一次童诗配画活动。 (3)童诗仿写:教师以低段语文教材为素材,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童诗仿写的指导。 3、总结阶段:2011.7 (1)分析整理研究资料,梳理结题框架。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何德兰. 中国的儿歌序[J] [3] [4] 高万祥著.语文的诗意[M].苏州大学出版社 [5]
林焕彰著.
儿童诗选读[M]. [6] 任彦芳著. 中国幼儿诗教[M].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7] 盛新凤著.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M]. 文汇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