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AH溢价(II)
(2010-07-30 15:58:57)AH溢价是结果不是原因
 
(二)结论
 
我们在(I)中的开头就谈到了A-H溢价出现的可能因素。我们认为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不同市场(如内地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交易的同一只股票的估值应该与当地的股市的估值进行比较,而不是相互间,跨市场进行比较,除非资金的跨市场流动性没有任何障碍。如果资金的跨市场流动毫无障碍,且两地货币的汇率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话,跨市场比较就比较有意义了。如果港股较之A股便宜,资金就会去追逐港股而抛弃A股,港股的价格就会上行,A股的价格就会下跌,直至达到平衡(平衡不代表一样,总有些其它因素使得两地间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有些许差异,但绝不是如同现在A-H股之间这般大的差异)。
 
历史上内地A股的估值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是比较高的。截止到2010年7月22日,沪深300指数的历史平均静态PE是25,历史平均动态PE是21。港市作为比较成熟发达的股票市场,相对比较理性,其估值也比较合理。恒生综指历史平均静态PE是17,历史平均动态PE是15。一家上市公司的PE如果是20,对于内地A股而言,其估值属中等,但对于港市而言,其估值就稍偏高了。在内地A股市场,这家公司的股票完全有可能还会被继续推高,而在港市,虽然不排除被继续推高的可能性,但不能否认其被进一步推高的概率较之A股会低不少。于是A-H溢价就出现了。反之,就出现折价。
 
A股今年以来遭受巨大跌幅,原因在于经济转型带来的不确定。市场是最不喜欢不确定性的,股市现在的大跌,反映的是未来经济转型这条道路的崎岖不平。港市则不一样,香港的经济结构与内地不一样,内地经济转型对香港的冲击远不如对内地本身的冲击。虽然内地和香港之间的经济联系已越来越紧密,但毕竟是两个经济体,任何政策,事件等对两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A-H溢价或折价是两个市场不同的结果,不能颠倒过来认为A-H溢价在缩小就说明A股的估值已便宜或港股的估值已偏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