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打工供老爸上大学真情感天
作者/苦寒香来
城市先锋媒体《华西都市报》昨天刊登了两篇内容截然相反的文章,发人深思。一篇是《大三女儿反哺父亲:“爸爸,我挣钱供你上大学”》,另一篇是《父女反目,“谁虐待谁”让人一声叹息》。
同为一家人,陈光陈思彤父女真情感天。49岁的陈光是吉林省吉林市磁性材料厂下岗职工,陈家曾是书香世家,祖辈擅长医术,后来由于家庭没落,陈光高中都未读完就被迫辍学,“大学梦”从此破灭。但为了让女儿陈思彤顺利考上并读完大学,陈光靠打工帮女儿筹集学费和生活费,先后当过门卫、清洁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虽然经常加班,累得腰酸背痛,但每月收入还不到1000元钱。陈光深感没有知识和技能的无奈。2008年8月,他女儿陈思彤被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陈光倍感欣慰。但想到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且收入微薄,陈光心里又是一阵酸楚。于是他留下了女儿读高中的所有课本,工作之余在家认真“啃”起书本来,发誓要圆自己的“大学梦”。但是毕竟停学30年了,特别是外语、数学这些课程,学起来简直是难上加难。女儿思彤知道爸爸的想法后,非常感动和敬佩,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支持老爸。于是女儿思彤经常给爸爸发短信讲解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和答题技巧,而且还多次主动放弃假期和同学外出旅游的机会,赶回家中给老爸当“义务家教”,陪老爸看书答题,给老爸做饭加餐。2009年,陈光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在女儿的支持鼓励下,陈光又积极备战参加了2010年的高考,终于被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录取。但每年6000元钱的学费却让一家人愁眉不展。当时家里全部存款只有8500元,只够思彤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女儿实在不忍心再次让老爸的“大学梦”破灭,她找了一个理由提前返校,悄悄地到大街上应聘家教,被两位家长聘请,每月靠家教可以收入800元,够自己老爸在大学两个月的生活费了。同时思彤利用晚上时间摆地摊卖些小饰品,每晚也有一些收入。9月初,思彤高兴地回到家里,看见爸爸依然一脸茫然,连忙从包里掏出一包东西交给老爸,说:“这是女儿一分一毛挣来的,总共是5461块钱。”陈光看着瘦削可爱的女儿,泪流满面。思彤擦干老爸脸上的泪痕,认真地说到:“爸,明天你就去报到,以后我供你上大学,钱的事你不用管,只管好好学习。”陈光终于迈进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后来他又兼职当起了校园巡逻员,每月有400元收入,他想又可以帮助女儿减轻一些负担了。
同为一家人,李师傅甜甜父女哀怨满怀。家住成都的李师傅所在的工厂效益极差,每个月工资只有400元,扣除各种保险,拿到手的只有25元钱,为了维持生活,李师傅在居住的小区门口摆了一个理发摊,但每个月也挣不了多少钱。让李师傅伤感的是,他18岁的女儿甜甜不但游手好闲,还经常找他要钱花,有时实在没钱给,他女儿还拿出刀子来威胁,并用扫把驱打李师傅。今年11月17日,甜甜又找她爸李师傅要钱未果,于是便动手打她父亲。迫于无奈,李师傅只好把女儿绑在小区人行道一棵树上。随后成都双桥子派出所出面调解。女儿称她被家人虐待,父亲则称她女儿应该进少管所。同为一家人,却恩怨难了。
社会呼唤感恩良知的和谐情结。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我们追求的完美境界,是维护人的尊严和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在亲情、友情、爱情之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人的善良、真诚、宽容、扶助和奉献。自己的成功从哪里来?自己的幸福从哪里来?自己的快乐从哪里来?因此,我们呼唤每个人都要有良知,要懂得和学会对他人的感恩。感恩是一种回报----回报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支持,回报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呵护;感恩是一种价值----体现自己做人的品格,体现自己善良的心灵;感恩是一种美德----知恩图报,同舟共济;感恩是一种责任----基于人的善良本性和追求和谐社会秩序的目标。学会感恩,让世界充满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