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字°」我只想静静地喝一杯“煎鱼”咖啡

(2017-09-06 10:20:26)
标签:

莉莉菲

随笔

咖啡

文字

卡布奇诺

分类: 「随笔°」

「文字°」我只想静静地喝一杯“煎鱼”咖啡

新开了包进口豆源国内烘焙封装的咖啡豆,简易的金装,便宜却前所未有的香,早些天先介绍给小狼买了做了小白鼠,约一公斤的量分两包装,他说:“好喝你也买,不好喝分你一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们喝咖啡的步调是一致的,他这样说的时候更勾起了我的期待。

上班的时候喝过几年速溶咖啡,因为得了一种叫“空调头痛”的病,每天下午都会发作,一杯下去,堪比解药。

品牌或种类有雀巢、麦斯威尔、云南的小粒、益昌老街、旧街场等,后面两种是白咖啡,有糖和无糖都喝过,迷过一阵子。

再到后来喝了好长一段时间韩国的Maxim,便宜大碗,一次冲两条也不心疼,这个是我最喜欢也喝的时间最长的速溶。

冬天的时候手边一杯热咖啡,握鼠标的手不再僵硬。

夏天的时候早餐桌一杯冰咖啡,早晨再酷热也温柔。

除了治头痛,这或许就是我不分季节唯一一种喝了多年也不会厌倦的饮品的理由。

那些年,把oppa也渐渐培养喝了起来。

 

新买的金装,比马上喝完的Lavazza还要高级的感觉,是100%阿拉比卡。

在收到前小狼就总结:“这个豆比Lavazza的大点,油多点闻起来好棒,磨出来颜色比较深,喝起来原味一点。虽然稍有点涩,没有Illy的甘,但整体感觉较之Lavazza我更喜欢这个。另外Lavazza的粒小磨出来实,这个松。”

他一直喝的是斋啡,所以对于品鉴我觉得他比我更有实力。

oppa开封的时候惊呼:“有股腥味啊。”

我一闻,既像煎鱼味又像葱油饼味,颜色的确如小狼言比Lavazza暗哑但颗粒更大。

小狼说:“不知是漏风了还是习惯了,觉得这两天没前些天刚开封时好喝了。”

我把装Lavazza的密封罐子打开,闻了闻瓶底剩下为数不多的豆子,也没几个月前刚开封时的那种惊艳感了——那是我们第一次买咖啡豆。

又闻了闻“煎鱼”豆子,我说:“如果能一直是这个味道到喝完,是值得回购的。”

小狼却说:“你想多了,当年你意大利带回的Illy喝到后面都不是最初那个味了。”

我一时颇感慨:“那就没办法了,时光真是无孔不入。”

oppa喝完了一杯吧唧了两下嘴才开始评论:“喝完一杯感觉一般,没Lavazza好。”

我说:“你要考虑到它的价钱便宜了一半呢。”

 

两年前在意大利见识了大大小小的摩卡壶,更有幸在瑞士偶然学习了用摩卡壶煮卡布奇诺,那是我第一次亲自接触现煮咖啡。

在莫扎特的CD流淌声中,我回忆着Stefan前一晚的步骤,第一次实操,听着咖啡蒸气上来的声音掐着火候,用简易的手动打泡器打奶泡,最后,一杯像模像样的卡布奇诺即在我手中诞生。

看到我们和Stefan在砍着他种的一人抱不过来的大南瓜做着中西合璧的晚餐,大狼说:“在外国人的厨房里如此浪漫地一起做一顿晚餐,那感觉太美好了。”

除了美好回忆,我还顺便带回了几袋咖啡粉,JihlavankaIlly、及Kimbo等。

Illy是专给小狼带的,那时我还没开始喝咖啡粉,他发朋友圈:追求无止境,一切从一罐我姐从意大利带回来的Illy Espresso开始。

配图是一罐Illy,一把新买的Bialetti八角摩卡壶,一杯煮好的斋啡,黑白调。

他想表达的含义是:因为这罐咖啡,让他完善了喝咖啡的程序,抛弃了之前雀巢直接溶在杯中连渣都过滤不了一起喝到口中的做法。

自那以后,我也抛弃了喝了最久的Maxim,感觉速溶真不能叫咖啡,应该叫咖啡饮品。

煮意式咖啡这一年多,偶尔也有种嫌麻烦甚至想再买袋Maxim备用的感觉,就像我外婆嫌弃功夫茶不能解渴一样,我也嫌弃150ML的浅尝辄止不过瘾。

但当有一天oppa不在家的时候,我煮了双人份却独吞了,注入奶泡后,300ML满满一杯,在茶几上放到发酸还没喝完。

我才意识到有些东西真的过犹不及,品咖啡亦如是。

 

把欧洲带回来的咖啡粉用光又补充了几桶Illy后,我们开始对豆跃跃欲试,于是买来Lavazza和简易研磨杯,刚开封的刹那我们就决定,以后再也不买粉了,并且马上就得出了结论:档次再低的豆也比再高级的粉新鲜浓郁。

从速溶到粉再到豆,我们也验证了小狼发朋友圈那境界:追求无止境。

第二次煮“煎鱼”咖啡的时候,oppa刚把豆子倒进研磨杯,从厨房出来还没开始磨就已经满屋飘香。

细品之下,无功也无过,按我的水平客观地评价它还算性价比高的产品。

似乎也能理解,商家为了追求香气甚至试图以香气来掩盖口感或其他不足,烘焙过火一点不失为一个聪明的办法。

 

咖啡自从入侵我的生活后就变成了我下午最期待的时光和冬天取暖的神器, 没有咖啡的冬天是过不去的,寒冷的午后最适合煮一杯卡布奇诺,她是冬天的妻子,她能像给你暖被窝一样钻进你的胃,身暖了,心就不远了。

咖啡还有种繁华过后是孤寂的高冷。

一杯咖啡的高潮,不过是10秒。

烟雾散尽却带走了烦躁,文思泉涌。

多少个午后黄昏,多少个夜阑人静,就靠着它点燃思绪。

手边一杯咖啡,仿佛进入了一片开阔明朗延展无限的空间,做设计,抹照片,写随笔,甚至给邮友写信。

也许随着我的品鉴水平提高,我也渐渐能品出“煎鱼”咖啡与Lavazza的区别而改回买后者,也许我能接受它们的差距而继续回购前者。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高品质的风衣有它的尊贵,但廉价的拖鞋也有它的舒适。生活需要接受高低良莠。

就像我的前老板,坐拥几家上市集团,亿万身家,十块钱的快餐能是一餐,让阿姨煮个素面也照样吃得很香。

一杯“煎鱼”咖啡的能量,在于它本身是咖啡,在小王子沉睡的午后,它能许我一寸属于自己的清醒时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