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国庆懊恼游——南沙:广州的江南水乡

标签:
国庆南沙旅行文字美食 |
分类: 「行走°」 |
南沙,广州城区之一,是我最近口中一直称之为去郊区旅游的地域,位于广州东南部,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及东江三江汇集之处,周围60公里半径内有14个大中城市。
南沙地区是区域性水、陆交通枢纽,水上运输通过珠江水系和珠江口通往国内外各大港口,海上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
通俗一点说,亦即我这篇游记的主题,这就是广州的海鲜产地或集散地。
除此之外,南沙还有两个广州著名的旅游景点百万葵园和天后宫是比较想去的。
有一种旅行,叫近门。
1号这天,为避开出外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我们一行五个小伙伴,就近选择自驾游南沙。
出门的时候,有新店开张。
还忆起那年,携着刚买的相机,在体育中心拍天空,拍游人,可无论人群多热闹,心里依然像望不尽的天空,灰暗迷蒙。
骗人的把戏,每个城市都有,每个节日都有。
市区离南沙有70多公里,走南沙港快线一路畅通无阻。不走出来,都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城市有多大。
快到目的地了,真有包路的感觉,可惜限速。
路边已经摆起了土特产的摊档。出乌泥的莲藕压根就躲避不了乌黑。
终于明白什么叫“东边日出西边雨”,包完路后,接着就是整齐的车队了,三车道硬生生被占了两边,更是几公里看不到头,进百万葵园的路也封了。
原来大家都知道有一种旅行叫近门。
我们改走其它路,照样被塞着前进后退不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接天莲叶无穷枯。
葵园没看到,倒是看到了蕉园。
还有像秋收后的稻草头?
一掠而过的小葵花。
好不容易找地方泊好车后,小狼带着我们去十四涌,这是前不久他和女友云来过的地方。我们打算亲自买海鲜再找店加工,饭后再去其他景点玩。
南沙海鲜市场这块地域的最大特色是一条条的河涌,每一条涌上都是临时的海鲜、土特产及一些水果的售卖摊档,这样的涌据说一共有二十多条。
路边的一些干货。
很脏乱的临时摊位。
加工店里正吃得热火朝天的人们。
颜色很诱人的水果。
硕大新鲜的木瓜。
脏兮兮却很粉的莲藕,上次小狼进贡给我的就是在南沙买的。
红蕉,你见过吗?
走着走着找不着原来那个市场,从另一边临时围起的墙上贴着的公告才看到市场搬迁的消息。这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曲折。
向旁边摆摊的档主咨询搬去哪了,却不肯告知。
太阳有点辣。
在桥底下休息的渔船们。
小伙伴们在发呆,在翻地图,一时没了主意。
突然问到一个清洁阿姨,被告知搬到前面去了。
顺着她的方向一看,果然有很大的广告。
过桥的时候,直接坐落在河涌两岸的房子和泊于水面的渔船,活脱脱就是一幅江南水乡图。
这里盛产海鲜、莲藕、香蕉及木瓜等等,在珠江的南边,不是江南水乡又是什么呢?
原来我们一心向往的生活在别处,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
这个海鲜市场很集中,不像刚才的河涌那样分散。
品种不算多,跟三亚比起来相差甚远了。逛了一圈,像花甲、虾等,现在节日的价格,比平时市场的还要贵。
水鱼很大只。
九节虾倒是一般般。
一条孤零零的鱼。
大闸蟹,掰开拿膏来展示。
这个彩色虾很大个很漂亮,忘记叫什么了。
相对那彩虾来说,濑尿虾就更显小了。
鲍鱼,10块钱一个,颜色挺精致的。
这个会飞的像虫子一样的东西,认识无能。
七手八脚挑生蠔。
我们都不是正宗的吃货,所以很多东西都是买的小份量,来时兴冲冲的热情已经耗尽在寻找上了。
然而买完后,却又迎来了第二个曲折。
据小狼说上次他们来时,加工店还是包场的感觉,今天却是人满为患。
这个地方就两间加工店,全挤满了人,我们反复两家来来去去都等不上位。
正在热火朝天吃着的,完全不顾挥汗如雨,也不管头顶烟雾缭绕;排不上的,你看我我看你。就在同一个大厅里,几家欢乐几家愁。
明明是打算来吃午饭的,却过了下午茶时间,可怜小伙伴们早餐都没吃饥肠辘辘。
小狼脸上有了不耐烦的表情,一言不发。
后来我和云建议干脆拿回他们那自己做算了,云会做饭,本身也是吃海鲜长大的,我自然相信她的手艺,这是最无奈也最现实的办法。
把海鲜往车尾箱一扔,我们便启程回来了,原先打算的饭后去玩也直接抛九霄云外了,民以食为天,温饱得不到解决的时候,谁还会风花雪月还会记得精神也有一个世界呀。
路过铜钱大厦,其实就叫这名字既形象又通俗,何必征名呢?就像广州塔一样,再正儿八经的名字,在老百姓心中也一直习惯叫它小蛮腰的乳名。
真正的贼不会在脸上标明自己是贼,真正的有钱人也不会在全身贴满钞票,所以若非铜臭,叫铜钱又有何忌讳,何况你明明建成铜钱的样子,偏偏不叫这个名,就有点像那什么既要做什么又要立什么之嫌了。
在此亲眼目睹前,也曾唾弃过这个设计的,不过此时经室内设计师大狼一提,似乎也的确有它独特之处,用创新的眼光来看,至少它敢于有自己的风格,敢于不管任何声音,立在它该立的地方。
如此独特的风景后,迎来了今天的第三个曲折。
珠江隧道入口开始堵车,看电子公告是限流管制,却半天一动不动,把小伙伴们最后那一点点耐性消磨殆尽。
快傍晚6点的时候,我们终于提着已经发臭的海鲜上楼。
有一个蟹已经发臭,差点全扔了。
今天的阳光热辣得很,屋也没有漏,不知道哪来的连夜雨。
似乎我们就是不该吃这顿饭,还是压根不应该出去玩。
煤气在刚开始做饭没多久,竟然熄火了,小狼以为是电池没电了,跑下去买来换,终于打着后,很快又熄了,最终判断为电路出了问题。
而唯一还能勉强顶上的就是电磁炉了,这顿饭就是在煤气歇一会蒸一会,电磁炉取代炒锅,我们吃一会等一会的情况下完成的。
最先蒸好的是蟹,到开吃时已经变粉了。
虾还没来得及白灼。
生蠔本来是用来炒酸菜的,直接觉得这想法太多余了。
好端端的一顿南沙海鲜,就变成了火锅一锅熟。
鲍鱼是在煤气歇了一会后蒸熟的。
圣子和花甲是在电磁炉上炒的,饶云再巧的手,面对这样的炊具能力,也是回天乏术。
因为偷懒省了一道焯水的工,花甲满嘴的沙,让这顿海鲜大餐吃得毫无滋味。
给自己的以后几点建议:
不要过分迷信好天气,黄道吉日与天气无关。30号还下着雨,1号是个晴天,却正因为是晴天,霹雳才够震慑。
不要节假日出游。不是塞晕在路上,就是闷晕在人群中。
节假日出游无所谓错开高峰,世上不止一个你。把别人想成猪或比自己笨,都是错误的,你不是发明家,你最多只是个空想家。
可以爱吃,但不能馋。吃是享受,但若因馋把吃当成了刻意追求,就成了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