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来,照见前方的路
(2019-07-22 12:31:15)
标签:
秋心心理师情感婚恋 |
分类: 一路风情 |
于世间,从工作的角度、从生活的角度,没有任何招呼闭关了一些日子,除了家人和一些辅助我修行的学生之外,就这样像是突然之间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早期的时候,人们没有感觉到意外,以为我只是暂时的没有发朋友圈、没有写文章,慢慢的一些日子过去,习惯了生活中有我点缀的人们开始发现或思考,记得一段时间不更新文章、不发朋友圈之后,开始有学生隐晦地问:“老师,你最近还好吗?”
我总是笑笑答:“挺好的啊。”
“那老师为什么不写文章、不发朋友圈、不开新课了?”
“我闭关呢,处于半闭关状态,除必要的工作之外,不与外界联系。”我说。
学生像是松了一口气,知道我身体没问题、状态也没问题、不会消失,转而开始八卦闭关都做些什么,为什么我要闭关?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些日子。这是一段有趣的日子,让我从中看到更多世间的趣味。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活着、在重复的生命状态中前行是一种惯性,年复一年,几乎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曰之为生活,并认之为正常。却不曾深思过,若是重复便是正常的生活,那么是否“正常”也意味着塑造一个固化的自我?不变的生活模式,不变的思维,被动或主动地迎合着世人认为的正常,宝贵的生命何尝不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虚度?记得前些日子游学之后,有位参加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的上司和同事怀疑我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参加这种几天不用手机、不与外界断联系的课程?发生了什么事那么想不开?”这真是不假思索的奇怪世间思维,让外界看到、不让别人生疑惑才是正常,可人生究竟是谁的?别人的脚能走你的人生路?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静止下来?因为惯性只能带来重复、虚度生命,而不能带来创新和深度。当我们每天活在繁扰中,我们的心神便在不停地被外界拉扯,应对不完的世事让我们没有空间进行自我审视,看看一切有没有问题,看看自己存在什么问题——看不到,又如何处理和提升?所以适当的沉淀,是对生命的呵护。
辅助我修行的学生问我,是否需要对外做个声明,让大家知道我在闭关,因之没写文章没更新朋友圈,我问:“为什么要交代?”
是的,为什么要交代?如果是一直在跟进的个案,并没有停止,何须交代?如果是没有在跟进的个案,交代什么?告诉大家心理师一直存在,你们有需要记得找我?好像我这么多年来从来不曾做过这样的事——我只是做好我自己该做的事,更何况这何尝不是修行的对境之一呢?
人之所以活得艰难,就是因为背负着太多评判的眼光,从而迷失了自己。活出自己最好的生命状态,或许才是对这世界最好的交代。在适当的时候,让自己安静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看见自己、看见在走的路、认清想到达的前方,或许在打破常规的过程中,我们能窥见生命真正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