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很多伤害,都是自生念头罢了

(2017-08-25 17:20:40)
标签:

秋心

婚恋

情感

心理师

分类: 谈情说爱

很多伤害,都是自生念头罢了

20170825

学生一早便痛心地对我说,多年来善待弟弟、妹妹,遇事之时,不但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反而比外人还冷漠,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小没有责任关心姐姐;但反之,当弟弟妹妹有事之时,自己若是怠慢半点,或不按对方的要求行事,则会被批得一无是处,比如扣上无情无义的道德罪名,令她倍加难受。未了她问我:“老师,是我做得太少、做得太差了吗?”

我说不是,你有可能是做得太多太好了(此话建立在对学生的了解上)。亲朋相处中,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指责做得不好?一是你确实做得不好;二是你一直做得很好很多,以致对方已经理所当然不懂感恩,一旦你稍怠慢一点或不如对方意,对方便上岗上线地指责,扣道德罪名。

曾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AB是交情不错的同事,两个人经常一起吃早餐,早餐的配餐里有一个鸡蛋,A不喜欢吃鸡蛋,每天都把鸡蛋给B,慢慢的B便理所当然地认为A的那个鸡蛋是他的了。有一天A把鸡蛋给了CB非常生气,因为他认为A把“他的”鸡蛋给了C,损害了他的利益。

一个通俗的小故事,却把人性的丑陋一面说得浅显通透,感恩之心并非人人具备,能常常保持感恩心态活着的更是少之,人世间很多伤害,都是自生念头罢了。前不久一位学生在群里说,因为受老师的影响,现在在职场中处事往往宁可自己吃亏也尽量不亏欠别人,尽量争取生活中少得他人怨言。我说:“纵使自己吃亏了,别人要计较的还是会计较,如何看待问题那是各人的品行和修为决定的,每个人的所思所行,归根到底不过是为自己负责罢了。”一个人如果有感恩之心,便不认为这世上有多少理所当然之事,对待亲人、朋友、社会上各人给自己的善待,便会心存感激,被温暖也生善意,幸福的机率更高;一个人如果习惯了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善待都是应该的,那么得到了不懂得感激、甚至会觉得应该得到更多(视觉和思维不是在自己得上,而是在要更多的贪念上),如果没得到,那更是觉得被亏欠而生怨言——懂得感恩的人得到一点也感恩,不懂得感恩的人得到再多也感觉被亏待,因为大家关注的点不同。就好比乐观的人会获得更多快乐,悲观的人会收获悲伤,因为但凡你关注的都会被强化。而这也会带来循环:懂得感恩的人往往得到更多善待,因为多数人并不怕付出,怕的是自己的付出不被看到和珍惜,人们乐于给懂得感恩的人更多;同样道理,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会获得更多阳光的照耀。

那么一个人是否懂得感恩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原生家庭造成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得到很多关注和宠爱,又欠缺责任感和承担精神的培养,不需要付出便得到很多,日久便认为地球该围着自己转、别人和生活善待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是应该的,得到了不懂得感激,得不到便怨恨。所以对孩子、对亲人最好的爱,不是溺,而是有度的给予和要求:可以善待,但有度,要培养对方的责任感、付出精神和看事物的角度,懂得爱自己、爱他人和接受爱——爱的能力和承担的精神,是给孩子和亲人最好的礼物,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谁也不能照顾谁一辈子;家人亲人会包容,但社会却没有责任包容“熊孩子”,你如今对孩子的溺爱,将来社会都会以教训的方式悉数归还。爱要有度才是爱,亲人之间也要有界限,否则相爱相伤便免不了。

 

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成长代表着与过往的自己为敌,年纪越大成长,过往越根枝深扎于地,越是需要时间。今天学生在年制中最初说自己好像成长得很缓慢,后来惊喜地说:“老师,我发现我其实真的成长了,原来每次年制都跟老师说丈夫和孩子、生活中的烦心事,而现在我竟然能与老师谈读书感想、讲学习和社会上的一些事。”

我笑:“是的,很多女人从小缺乏自我价值培养,总是把自己当成丈夫和孩子的附加价值。当女人的眼界思维从身边转向了别处,就是一种变化;当一个女人的话题从感情、丈夫孩子、生活琐事转向了社会和思考见解,就是一种成长。

你变化了吗?你成长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