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了自己,才有可能有美好的爱情
(2017-08-24 15:21:12)
标签:
秋心心理师情感婚恋 |
分类: 谈情说爱 |
完整了自己,才有可能有美好的爱情
【20170824】
学生跟了我几年,从失婚到如今在再婚路上的跌跌碰碰,每一次听她说恋情又出问题,都一再苦口婆心地告诉她:自己是一切的根本,如果自己内在的问题不改变(性格因素、感情观、行为模式等),那么不论换多少个人,终究还是难以换个圆满,因为原生家庭带来的人格缺陷,只有自己慢慢来修整,企图通过找个伴侣来满足自己的缺失、弥补父母及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欠缺,甚至抚平经历带来的创伤,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你有你存在的问题,别人也有别人成为一个人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自己的人生功课,别人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填补你的缺失,这不是爱理所当然带来的责任。
不想改变的人总是手指向外,喜听无益却顺从于自己的话语,不是痛至极致,总是有堂皇的理由:爱还有那么多的条件?为什么要我变好才配得到美好的爱情?爱我,不就是爱我的优点也爱我的缺点吗?如果要我改变,那我还是我吗——这思维也真是奇怪,自己半点不可改变,但别人却要扭曲自己、改变自己来迁就你?别人爱你就不能改变你,你“爱”别人所以改造别人?这是什么逻辑?多明显的双边标准。
当一个人只懂爱自己、以自己为世界核心的时候,爱是不会来临的;真正的爱情虽是无条件的,但却有匹配度,美好的爱情只给美好的人,如果你不想变得更美好,那你只能承受不太好的伴侣或不太好的感情、甚至感情一直失意——这个世界看起来有很多不公平,背后的因素揉碎了再来思量,其实还是能得个公平,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拿自己的尺来度量世界。
改变自己是痛苦的,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改变自己代表着忤逆自己,必然带来心绪的痛苦,且改变自己从来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持续地改变和成长,代表着处于“改造期”间,自己常常会产生自我对抗的痛楚,这便使很多人哪怕明知是必要的,也会放弃自我改变和成长,转而让自己保持一个形态,让伴侣如水般来迁就自己这个容器,把磨合的痛苦和在一起的代价转嫁给别人。
完整了自己,才有美好的爱情,才有可能有圆满的人生。自己是一切的根本,越早明白这一点,并走上完善自我的道路,便一日离幸福喜乐更近。只是人自我纵容的劣根性,总是使我们对道理置之若惘。
我的书房窗户外围和客厅阳台外围之间,有一个主柱的连接体,人走不出去,但却在视线触及处,有时会飘一些东西在上面。前些日子飘了一团书写的纸,因为有一点份量又恰逢雨天雨水打湿了,就贴在上面了。对于我这个爱干净整齐的人来说,那个纸团显得特别碍眼,有时我会望着它发呆,但视线度量之下又觉没什么东西够长挑走它,只能看着它发呆又无可奈何。今天站在阳台晾衣服时,我终于是对它不耐烦了,拿着丫叉把手伸出阳台挑,谁知竟是能勉强挑走,虽然弄脏了手臂,但总算把它清理了——有些事情我们以为很难、做不到,其实客观事实未必如此,难住我们的可能只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和那不曾付出的行动。
于人生,于世事,于自己,局限往往在我们心间,不在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