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该开时自当开
(2017-02-11 19:07:35)
标签:
秋心心理师情感 |
分类: 一路风情 |
花该开时自当开
【20170211】
今天是春节后第一节团体课,半个多月没有上课,幸好心理师没有节后综合症,还是一如既往地早早到中心等大家。很安慰看到14人的小组,除了两位实在来不了的学生外,另外12位都如期而至,带着年后清新喜悦的容颜。
一节课下来,欢声笑语,过个春节放个假,老师年长了一岁,她们得出的结论是:1,老师的普通话比以前进步了;2,老师不会开车,但在人的脑袋里绕弯能把人绕晕。
我很开心,她们上课上得如此开心。有时是很佩服我的学生的,讲了多年,最怕的就是听别人讲,讲得好的还好,讲得不好的实在是很折磨,所以每次出去开会回来我都会头痛,听别人讲两三个小时比自己讲一天还辛苦。我的课程设置都是两个半小时一节的,中场休息十分钟,但是这些年下来,在我的课堂上打瞌睡或听得不耐烦的人真是极少极少见到,有些课程内容挺多,问大家要不要中场休息,还是我直接讲下去,大家需要上洗手间自己去,他们都宁可不要中场休息也想听我讲更多。也许能坚持这样讲下去,是因为被他们所打动,感恩这种深度的接纳和认可。
今天的课程比较跳跃,课件是几年前制作的,还记得那年的四月天,广州的天气一直很不好,要么是雾蒙蒙的要么是下雨,持续了20多天,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让人很压抑。那个四月天,我要去日本看樱花,还记得那时曾担心恶劣的天气会影响航班,幸好如期如发。依稀还记得那天,当飞机升上高空之后我内心的震憾:冲出迷雾,高空上艳阳高照,云层在太阳的光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虽说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大地上的天气情况与高空上是不同的,不论地上是下雨还是阴雾天,太阳都在高空上如常照耀,但是人的思维很容易受到景象蒙蔽的,整天呆在大地上的多数人,很难说服自己高空上一直是艳阳天。直观的景象打破了我的思维迷雾,有刹那我被高空上的美丽景色迷住了,回过神来很感触,在笔记本上写下:太阳一直都在,只是乌云偶然遮挡。
想想过往,那些你曾认为过不去的过去,最终都会成为过去,所以在这当下你再认为一些事情过不去,要明白如同从前它终究也会成为过去。
这是今天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也是她们说老师现在特能绕的原因之一。必须说,我本非唠叨之人,我也喜欢简单直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领悟得了简单直接,有些短句写出来了,从我的角度已经足够清晰了,仍然会有人问:“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又必须被迫用通俗的语言再讲一次——当自己所说的话是面向社会辐射出去的时候,就必须顾及各种解读水平的人,绕(详细解说)不是我的需要,而是各种不同水平读者的需要。
回到这句话的本身,花无百日红,日子也不可能天天是艳阳天,每个人活着总难免遇到生活的磨难。人的痛苦来自于什么?
一,不懂得世事无常:今天借着桌上的一个橘子(结果那个橘子太高端了,谁也不敢吃)讲解了因缘和合:种子——泥土阳光水风——橘子树——开花——顺利结果——橘子顺利遇见你。在这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产生改变,都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而导致橘子不在桌子,但我们人的思维是很局限的,我们只看到橘子,想吃橘子,却不知道呈现橘子背后的种种因素,所以缺乏感恩之心,也容易产生执念,比如强求结果,觉得我要这样就必须要这样,却不知道要达到一件事情的“这样”,背后有着很多这样那样才能呈现,用佛理讲就是一件事物的呈现都是因缘具足的结果。
如果我们知道世事是因缘具足才能呈现的结果,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无常,因为事物背后成因太多,我们把控不了那么多,我们也强求不了那么多,所以世事无常态是正常的——我们的心会更柔软,更能接受变化、不强求结果。但事实是,无常一直被理解为佛学字眼,很多人没听过或听过却根本理解不了,只会用自己的思维来理解世事和经营生活,就会缺乏做好自己的动力又适应不了生活的变化。
二,选择性有常:世事无常态,人心却很愚痴,人们不懂得无常,却又选择盼望有常:好的事物,我们期望它永远不变,如健康、美貌、良好的各种关系;我们又期望不好的事情能快快产生变化,比如生病时希望快点康复、失恋时盼望奇迹让心爱的人能回心转意、人生困境快点过去。想来我们多么狂妄,什么都是一厢情愿地只想顺自己意,这样的执念又如何不被生活狠狠敲击?
所谓成熟是什么?成熟就是你知道了诸行无常,不再跟“老天爷”讨价还价,只是练好自己的武功(成长、修好自己)以便更有能力应对生活变化,拥有时知道美好景象呈现的不易懂得感恩,好景象产生坏的变化时又不会太绝望,因为世事皆在无常之下,只要你好好努力,谁知道将来怎样呢?成熟也代表着,不以绝对性的眼光看一切,多了柔韧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
好好努力,生活自有打赏,虽然未必给你想要的,却一定给你你该要的和值得拥有的,如果当下一切不太如意,要相信后面定有更好的安排:花该开时自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