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说
(2016-02-24 13:53:08)
标签:
秋心心理师 |
分类: 一路风情 |
我是个特别怕冷的人,冬天一到就会要温度不要风度穿厚厚的衣服变得没仪态。因为怕冷所以对天气特别敏感,今天早上起来凉风阵阵便感觉温度低了,女儿上学的时候让她穿上校服的厚外套,说是厚外套,但事实上校服的材料我是认为再厚也不保暖的。走在路上女儿左盼右顾然后对我说:“妈妈,你看很少人穿厚外套,我穿这么厚的外套。”
我问她:“那别人生病的时候,你要和人家一样生病吗?”
“不要!”
“既然这样,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每个人对要不要温暖点这事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些人为了穿得少点宁愿冻病),你能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要不要穿厚衣服吗?”我问。
“不能。”
“所以冷了就要加衣,热了可以脱下来,但不能因为别人不穿我们也不穿,别人不吃我们也学人家不吃,别人不做我们也不做,明白吗?”
“嗯!”
想起前不久有位想成长的读者问我,她的生活出了问题,虽然不严重,但她知道如果不成长有预感将来会出大问题,她看了我很多文章、听了很多关于我的评论,很想跟着我成长,但是一是距离带来的路程辛苦,二是一听说她要上心灵成长课,身边的几位好友都阻止她:“你脑袋有问题吗?要跑那么远上课,而且是心理课,现在不是挺好吗?衣食无忧,把家里打点好、把孩子照顾好,想那么多干什么啊?有空约我们一起吃饭逛街啦。”
这并非个别现象,很多人成长路上都有这样的阻力,心理学虽然比以前普及了但远远还不够,成年、甚至人到中年再成长仍然被很多人定义为不可思议的事。一个地方会有一个地方的地域背景(举个例子说明什么叫地域背景:比如广州一些市郊的人因为有土地,所以可以盖房出租同时拿村里年终分红,这些人就算不工作每年也有丰盈的收入,很多人因为这样觉得辛苦工作和为人生奋斗不是必须的);一个圈子又有一个圈子的文化(比如一些女性是以当精致师奶为目标的,辛苦工作、学习和成长是可笑的事,闲了适宜梳妆打扮、逛街、打麻将),所以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人的圈子对人的影响也很大。
我在课上一直强调,生命的两个重要本感是孤独感和无力感,无力感在此不述,孤独感最近文章有提起。前两天学生在年制中说她现在总算明白我强调的孤独感是什么意思:她受伤了,行走不便,虽然很多人关心和乐意提供一定的帮助,但生活中很多事情仍然得自己处理和面对,同时独自承受身体的伤痛。我说这很好,总算明白了,听起来有些无奈,但事实上明白生命的本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你知道吗?明白生命的本感如孤独感,能让我们减少对生活和别人的期待,活得更温柔慈悲,同时更清楚知道凡事寻求自己的力量,从而活得更努力——你不努力,谁替你坚强?
是的,你意识到婚姻存在的问题和成长的必要性,想到要成长,别人却告诉你心灵成长没意义,问题是,如果你的婚姻和人生出问题,你夜里搂着被子哭的时候,劝你不必成长的人能和你一起哭吗?她如果没出问题的话是搂着她老公好好安睡吧;当你在生活里迷茫痛苦无助的时候,她能抛下一切陪你吗?一个人身在苦难中,亲如父母都难以施以百分百援力,更何况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再亲密的人也有无法跨越的界限,明白这点,我们才能真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大千世界里,每天“别人”都会有很多话,三姑六婆指指点点,看别人的人生说自己的观点,因为说了不需要负责任,如果我们每天活在别人的指点和标准里,要么苦了心,要么毁了自己的人生。今天,别人对你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