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菲恋,争论故事不如从中思考人生
(2014-09-23 13:37:41)
标签:
情感秋心婚姻师心理师育儿 |
分类: 谈情说爱 |
锋菲复合了,娱乐圈甚至大众平台里也炸开了锅,人们议论纷纷,虽然这是与感情有关的话题,照理我从事婚恋咨询这么多年,会乐于点评,但其实我并不想点评:
一是“贵”圈很复杂,情事太多了,点评不来。就如我上文所写的,演艺人员需要活在一个与大众不同的自我世界中,这是他们先天个性造就,也是一种创作的需要,所以他们的感情生命也与普通人不同,多数有着多次的感情生命。或者简单理解,一个演员如果入戏能力不好,戏就演不好,入戏能力好的人,往往又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要求他们终生专一于一个人是有困难的,性格特征,另外是他们有着比普通人更大的选择范围、受着百倍以上的诱惑。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明星也是人,在浮躁的娱乐圈混,如果没有安静的心,没有定力,发生情感变动是很正常的。
二是分析资料不足,对明星的资料都是媒体报道出来的,报道多数也是分析和意象,未必客观,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道听途说地加以分析容易出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三是点评明星的感情生活,虽然很对媒体和大众焦点,但是这通常也是最容易惹非议的文章——追星党是很盲目的,为爱护自己的偶像什么事也做得出。社会心理学关于印象形成的效应里有一项是光环效应,则是指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比如王菲的歌很好听,那么喜欢她视她为偶像的人也会认为她的一切都是好的、对的,炽热爱护,一旦看到别人有不利于自己偶像的言论,便容易产生过激言行。
但是被学生和朋友问多了,答了一些之后,发现都已经能成文了,那便整理成文发上博客吧,只是因应以上几点,我尽量客观谨慎地写。比如我不批判行为本身,从心理学的角度,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其背后的缘由在,谢霆锋和王菲都是离异人士,从法律和道德角度他们都没有犯错,爱与不爱是他们的自由。我也不点评他们过往的婚姻谁对谁错,我不同情王菲的两个前任,也不同情张柏芝,我的观点自始至终认为一段婚姻从结合到结束,都是夫妻共同的选择,也是彼此促成的结果。王菲会离两次婚、谢张会离婚,一定不是谁单方面的错,而是夫妻之间都有问题,几位成人也没什么好同情的,经营不出好结果就得承受后果,而且成年人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离婚了日子再不好,也必须及有能力将日子过下去。我只点评两个问题:一是两位演艺人生的感情起伏与什么有关(原生家庭、父母、经历、所在环境),他们都是受害者,因为他们逃脱不了自身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但这个问题太复杂,没办法用通俗的文字向大众探讨,所以不深谈;二是他们这些率性行为的背后,真正的受害者是他们各自的孩子,因为孩子的人格形成将受他们影响。
但是不论怎样写,其实也还是会接受到不一的意见,因为明星的背后有着庞大的支持者,他们在光环效应影响之下,很难做到客观,只要是不支持锋菲的言论,便一律对抗反击,有些甚至言辞激烈。其实说出来的反击资料,何尝不是来自媒体,自己也无从核实——既然无从核实,是否也存在盲目?王菲的歌确实不错,这是事实,但并不代表着她的歌完美,她的人生和她的种种行为便也完美,一个成熟智慧的人,能够看到世界的美好,也能清醒看到不足。而带着善意的看到不足,不是为了攻击、抵毁和嫌弃,而是接受这不足,然后帮助当事人积极完善人格,填补心灵的黑洞,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如果你真正爱王菲,难道不期望她真正长久地幸福,还是要掩盖她的问题,然后看她重复一次次的伤害和自伤?
也有一些人会打抱不平,感情只是两个人的事,为什么他们的复合会面对这么多社会眼光的指点?这就是名人的代价,他们选择了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就很难得到真正的隐私,为什么狗仔队不跟你不跟我,但要跟着他们?因为跟着你混不到饭吃,他们的新闻才有经济价值。虽然私生活是个人的事,但事实是很难划清的,如果那么纯粹,演员只看他们演戏、歌手只听他们唱歌,其它的都与世无关,那为什么他们要拍广告赚钱?利用的还是对公众的影响力,那既然他们存在公众影响力,自然就必须接受大众眼光的检阅,这是代价。就像你写一篇文章给朋友看,朋友批判你,你可以生气可以翻脸,因为这是你很私人很自我的东西;但我作为一个公众写手,写一篇文章,如果新浪将它推上首页,我便自然将接受众多读者的检阅,支持的要听,批判的也要看,非人身恶意攻击的前提下要开放性接纳。
其实这世界关于锋菲的点评无关痛痒,不论是自己曾受情伤带着孩子痛恨对家庭没责任感的人的愤慨,还是在婚姻中挣扎或出轨从他们身上得到动力的人的支持和理解,那都只是你的投射和泛滥的情怀而已,你抨击也好,你支持也好,当事人都正沉浸在他们的爱情世界里,因为同乘一艘船共对世界风浪而双手紧握。
我难过的只是背后的几个孩子,除了物质的充足之外,他们的父母、这个世界没有给予他们良性的指引(王菲女儿的微博这几天残忍的言论不少)。期望的是他们的父母都能从生活的磨难中醒悟,懂得向内填补心灵黑洞,在完善自我人格的前提下,懂得爱他们的孩子,不论以往的伴侣多么不是,孩子终究是无罪的。对于孩子而言,并非一定是完整的婚姻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疼爱,家一定要有家的实质意义才能对人格带来正面的影响,离婚不见得是错,孩子成长于单亲家庭也不见得一定不幸,具体要看离异后孩子得到怎样的对待。只是为人父母,当婚姻一再出问题的时候,是否也要思考:为何自己的感情总是出问题?在给予孩子物质满足之外,还能如何更好地爱孩子、帮助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当然,也有可能有人会蹦出来:“锋菲都是离婚人士,复合有什么错,关你什么事!”——你谈的是对错,我讲的是为什么和如何能让往后拥有幸福的能力,我们不是同一个思考角度。
“他们的孩子日子过得比你好多了,豪宅名车优质生活,你瞎操心啥!”——如果拥有物质和名利便是幸福生活,那这世界大把人过得很好,我们都别操心了,努力搬砖去。
于是,熙熙攘攘之后,一切复又静去,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活在自己的痛痒里看别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