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人生的主角?

(2014-07-10 22:56:12)
标签:

育儿

情感

心理师

婚姻师

秋心

分类: 一路风情

前些日子,一位学生和大家忧心地诉说着生活中的事件:女儿在幼儿园的汇演中本身是排在中间亮眼位置的,后来被调到了边上不显眼的位置,老师对孩子态度上也似乎不太公正,所以她一是觉得自己孩子亏了,从主角位置被调到配角位置,二是担心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也不懂得反抗,是否是性格上有了创伤。

上周日女儿所在的幼儿园汇演,班级分为女生和男生两个节目,班级的节目结束后,家长便可接回自己的孩子。接女儿的时候,某位男生的妈妈已经满脸怒气,说自己的孩子辛苦地排练了两个月,竟然最后只是一个布景板(有几个男生拿着布景在两边,其他人跳动),如果这样,为什么老师不告知?孩子只是布景不是角色,又何必参加?这位家长没能压抑住怒火,在剧院当众(当着自己的孩子和很多孩子、老师的面)辱骂老师,事件持续了几天,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和烦恼,这位家长自身的形象也大受影响,至少对于我来说,以前我不认识她和她的儿子,通过这次事件我是认识了。

很难评判事情的是非对错,老师有老师的委屈,家长有家长的愤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各人的感受都不会是无因而起的,所以在这两个事件本身,不想评论谁更对谁更错。只是可以明确的是家长做错了一点:用成人的思维度量孩子和引导孩子。

成人因为已经有一套成形的价值体系,所以对于很多事情会有是非对错、得与失的判断,在判断一件事情时也渗杂了很多社会利益的杂质,表面上看起来是爱护自己的孩子,事实上未尝不是对孩子一种更直接的伤害。比如上面的两位妈妈,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主角,至少不能是角落里不起眼的角色,因为在她们的认知里,主角或显眼位置的角色,代表着优秀的、引人关注的、令人自豪的、会得到更多机会和优待的;反之,角落里的角色或布景,代表着不优秀的、不被优待的、被嫌弃或抛弃、不受欢迎缺少机会的——在妈妈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闪亮的宝贝,又如何容得被“搁置”?于是,心疼、委屈化为愤怒,攻击或怨怒他人。

其实这只是成人的思维,孩子的思维却并非这样的,在小小的孩子心里,没有主角也没有配角,一切都是有趣的,他们热爱这个世界,没有复杂的利益之心。老师的安排有时是因现实的需要并非针对,比如有些孩子确实非常调皮捣蛋配合不了节目的安排,如果如常安排可能整台戏都完成不了,所以老师的安排在某个程度上是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节目又能出色完成。如果家长能理解老师的苦衷,并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事情,可以告诉孩子没有主角和配角之分,每个角色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鼓励孩子好好表演,哪怕做颗树,也要做一颗挺立的树——如果能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肯定,小小的心里便会种下乐观积极的种子,日后孩子会更积极地看待事物,不论处于什么位置都能积极地发光发热,这其实受益的还是孩子本身。

当然,做主角是件美好的事,只是如果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主角,家长则需更花精力培养孩子,让孩子具备站在舞台中央的条件,而不是盲目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家中的小明珠,放在别处也必当被众星捧月,这明显是不客观理智的。不过很可惜的是,多数父母缺乏客观看待自家孩子的能力。在汇演期间我在后台帮忙两个小时,眼见女儿班级的男同学非常调皮捣蛋,打人、扯女孩子头发、到处翻箱倒柜,老师对他用了极大的包容心,但孩子的妈妈仍然在私下指责老师没耐心、不能分别对待不同性格的孩子,这样的妈妈,看似极度爱护自己的孩子,这种爱以孩子长远的人生道路,却是一种祸害,并且必然父母日后要亲自尝苦果。

曾经处理过一个案,事主患社交恐惧症,因从小父母不停对她灌输,优秀的人才能当主角,当主角才会受欢迎,人生才会充满机遇,所以她从小一直争强好胜,上大学后到了名校,发现身边全是佼佼者,自己再无优势,于是开始自卑、敏感,并且自我价值感丧失,因为她再也不能当主角——这意味着她从此再无价值。

人生漫漫路,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掌声,不同的舞台需要不同的主角,绝大多数人的人生之路是平淡无奇的,也没有人能一直充当主角。所以期望当主角是美好也是积极的意愿,可以争取可以努力,但是不要强求,如何能进能退都从容、自己的主心骨是自己而非外界的眼光,接纳当下自己人生的处境,是主角努力闪亮,是配角也要当个最佳配角,人生才有更多幸福快乐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