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优雅体现于生活细节
(2014-07-08 16:49:10)
标签:
育儿情感秋心心理师 |
分类: 一路风情 |
上周六组织了一批朋友到增城摘荔枝,约定早上7点半在我家附近集中,闹钟调了6:30点,想着已经够早起床,谁知当天早上5点已被吵醒——楼上的住户在房间里走动,拖鞋子敲击地板的声音清晰响亮。小区的楼房质量是不错的,是省一级示范小区,物业也是全国领先的,隔音效果一向也还OK,只是硬拖鞋子敲击木地板的声音,在宁静的清晨还是惊扰人心。
5年级下学期开始,儿子便开始自己上学,最初的时候每天早上都会被他吵醒,他喜欢把拖鞋子拖着地行走,于是每步走动都会拖出响亮的声音;早上还会用电吹风吹头发。后来认真地和他谈,告知他虽然他的一天已经开始了,但是其它家人都还在睡觉,所以在行为举止上要注意不要影响他人,如减轻音量不要吵醒还在睡觉的人,包括自己家里的人,包括楼上楼下的邻居等。最初孩子也不习惯,毕竟随性的行为是最轻松的,后来也慢慢改了,走路会脚贴着鞋子,用风筒的时候会把洗手间的房门关起来减轻外面的噪音。
今天早上和女儿在医院打吊针,夏季是疾病高发时期,医院人很多,中心注射室人也不少,座位却不多,一些人到得比较早的却是一人占二位:一个座位坐人,一个座位放手袋物品。找到了一座位让女儿坐下,旁边的椅子被一孕妇的手袋占用了,看我一直站着陪女儿她也半点没有移开手袋的意思,COACH的手袋并不大,份量却很大地占据了一个座位,女儿另一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个上了年纪的阿姨,身形比孕妇大很多,行李却是放在自己侧边的,也没显得多拥挤。我习惯了多站,也懒得跟孕妇沟通,半小时旁边的阿姨打完吊针,我才征用了她的座位。
女儿上小班的时候,早上上学就会告诉她,出小区的时候不要用力转动小区的门禁转门,以免撞到后面跟着出来的人,从那以后,每次经过转门她都会护着转,人出了就停。
很多人都喜欢讨论素质,一旦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把素质挂嘴边,特别是香港与大陆的冲突,内地的民众更是常被抨击素质不好。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素质教育确实是个需要重视的课题,国人唯有综合素质都提升了,国家的形象才有可能提升,因为在国内本是普遍的行为,随着一个个国人行走四方,就会成为中国人们的代表。
从我的角度而言,大的是非对错人们都是明白的(比如杀人放火、偷盗抢夺、打架等),也不会轻易去踩边线,所以如果从大处评衡一个人的素质,很难有所体现,真正体现人与人之间差别的是细节。在日常生活里处世,懂得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地做事,细节处才能真正体现素质的区别,例如:
不要在家里穿会制造较大响声的拖鞋
不要为贪快而冷漠地关电梯门
不要在热闹的公众场所以物品占用座位
开大楼门时留意身后是否有人不要匆匆放手
不要乱过马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多对别人说声谢谢,以诚恳的心对世人一视同仁
……
更多的,由每个你来补充。我只想说:人灵魂的优雅,体现于日常的细节事件。别执着于大高度的事情,我们这辈子都没多少机会犯大错,我们也没多少机会成为大好人,但我们可以从生活里的细节做起,成为一个温和的、让人相处起来舒适的好人,这便是高素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