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有一个怕给人添麻烦的父亲

(2024-10-11 10:37:51)
标签:

父亲

分类: 人生感悟

我有一个怕给人添麻烦的父亲

我有一个怕给人添麻烦的父亲

“永华,不好了,我出了车祸……”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在颤抖。

我脑子一片空白,眼前似乎出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画面,也许父亲正躺在大街上,呻吟着。

“在哪里,我马上过来……”手边哪怕再多的活儿,这时也得放下来。

“在丁夏路最北边……”父亲的声音仍然在颤抖。

妻子正在监考,我一个电话打过去,只能请同事老孙帮忙,二话没说,开着汽车往那里赶。一边开着车,我一边打着电话,让父亲不用着急。可以想象,父亲孤零零在风中瑟瑟发抖,孤立无援。

妻子的车开得比较快,我提醒慢一些,殊不知,心底比谁都着急,可头脑还得清醒,谁让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呢?

弟弟也在学校监考,听说我们正在往那里赶,也特别着急,一会儿来一个电话,询问情况。父子连心,只有等到了现场才能放下心来。一路上,忐忑不安,六神无主,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亏得妻子开着车。

等到了现场,远远看到,父亲站在路边,驮小麦的电动三轮车侧翻在地上,汽车的前面撞出了深深的凹槽,开车的人在一边打着电话。

“你们来了……”父亲的眼睛有了光彩,就像小孩子遇到了困难,看到了家人一样,手摸着衣角。

“哪里受伤了……”我们下了车,马上问道。

“没有什么,刮了点油皮……”父亲就像犯了错误的孩子,声音压得很低,很低。

“到底哪里受伤了,不能马虎……”妻子在一旁焦急地询问。

父亲伸出右手,撸起胳膊肘,中指上刮了点油皮,胳膊关键处也一样。放下衣袖,父亲用右手摸着屁股,我知道,可能屁股尖也不怎么舒服。

“有没有问题,要不要去医院……”我努力控制自己,生怕不良的情绪让父亲更加不知所措。

“没事儿,没事儿,就擦了点油皮”,父亲努力地表现出轻松的样子。

司机是一个中年人,不是本地的,在如东开水果店,到如皋拿货的,靠在汽车上打着电话,满脸忧郁。我盯在父亲的身上,恨不得有火眼金睛,能够看到哪个部位出了问题。

“还是打110吧”,多年的经验,我觉得遇到这样的事儿,找交警比较合适。

没想到,外地人打110,说不清楚什么方位,我没有丝毫忧郁,尽管父亲眼里有着一百个不情愿,但作为子女,在老人家出了问题时,谁也不会怠慢。

弟弟的监考没有结束,可发来的信息却一会儿一个,弟媳也是一次次打来电话。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在亲人出了问题时,谁能安安心心在一边若无其事呢?

等了差不多二十来分钟,110终于从西边过来了,我们仿佛等了半个世纪,就像久旱的大地得到了甘霖一样。

三三两两有人来询问,看到老爷子在一边,受了点轻伤,都帮着庆幸。可能是父亲脾气好,为人忠厚。交警来了,咨询哪里受伤了,老人家一个劲儿地说着没事儿,哪怕屁股有些疼,都忍着,生怕别人发现。

“人没事儿,就算幸运……”我们在场所有人,都觉得特别幸运。当然了,父亲也有难色,不为疼痛,而是在打着招呼,说着“给大家添麻烦了,不该……”。

我和妻子在一边有些无语,老人家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就像犯了错误的孩子,说起话来,只有凑过去,才能听得清楚。

“为了多几分钱一斤的小麦,惹了这么大的祸,给你们添了麻烦,哎……”父亲有些委屈,做了一辈子农民,对待庄稼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眼瞅着一地的小麦,说不出是啥滋味。

交警来了,父亲松了一口气,散在地上的小麦,等着处理完毕,就可以扫起来,运到粮店去卖了。我和妻子,看着父亲受了点小伤,自然没有必要与人家计较什么了。

交警拍了几张现场照片,登记了一些信息,了解了一些情况,双方互相确认了处理的办法,该看病的看病,该修车的修车。等到交警离开,路过的行人与我们一道帮着把三轮车扶了起来。父亲闲不住了,似乎忘了疼痛,竟然想着拿着笤帚来扫小麦。我和妻子赶紧阻止,毕竟情况不明,还是稳妥些好。

三下五除二,我和妻子,一会儿工夫,就把小麦搬上了电动车,父亲竟然开着车小心翼翼地往粮店去。侧翻在一边,我们没发现,等到这时,才知道,一个车轮歪歪扭扭地,差不多要掉的样子。我和妻子在后面喊着,父亲却不管不顾,依然骑着车往粮店去,亏得粮店就在路对面,否则不知道会出现什么乱子呢。

“一共五百二十四元,记得拿好了……”粮店的人摇摇头,说道“为了多几分钱一斤,跑这么远的路”。

父亲皱着眉头,嘴里念叨着“哎,这么点钱,亏得大了……”

我和妻子安慰道,“只要人没事儿,就是好事,何必在意呢?三轮电动车就放在这里,等过几天来修,赶紧上车到医院去,他们(弟弟和弟媳)在如皋等呢?”

“还是别去了,就到镇医院去看看吧,不用去如皋人民医院……”父亲一百个不情愿,生怕查出什么毛病来。实际上,我明白了老人家不在意到哪里去看,担心的是花了一些钱。

有人说,养儿防老,我发现,我的父母亲似乎从来都没有这样的心思,只要能够下地干活,就没有停息的意思。一大早,天蒙蒙亮,就起床了,吃着简简单单地早饭,一个到田间去,一个到旁边小作坊去,整日里腰酸背痛,也不知道叫苦。

“你们的娃儿以后还是离家比较近工作才好……”有一次谈闲,母亲说道,父亲在一边点头。

“别说工作近才好,我们离得这么近,也是有茬没茬的回来,连老爷子的生日都忘了……”我有些羞愧,父亲说着没事儿,母亲也宽慰说着没事儿。事实上,他们又何尝不希望我们回家,可工作不允许。每次离开老家时,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有空就回来。可惜的是,工作有忙不完的事儿,总是忘了回家。

“还是别去如皋吧,在镇上看也行……”父亲拽着五百元钱,担心到了如皋,就没有了。母亲当然也特别担心,电话打来,询问啥时回家。听说我们正在往如皋赶,母亲没有半点责备,只是吩咐到,路上注意安全。

到了人民医院,弟弟和弟媳已经在急诊室等待,看着我们来了,脸上才有了笑容。也许好人有好报,挂号,拍片子,诊断,父亲只是一点皮外伤,没有伤及骨头。我们一家人长长舒了一口为气,到医院旁边小餐馆吃饭,父亲才有了些滋味。

“今儿不用回家去,就待在我们这里……”弟弟说道。

“还是回去吧,给你们添麻烦了……”父亲念叨着,让我们送回老家。

“怎么是添麻烦?做子女的,这是应该的”,我和弟弟,妻子和弟媳,都觉得照顾老人,孝敬老人是必须的。

“不用了,回家去,稍微休息几天,就没事儿了……”父亲依旧坚持回家。

当然了,侄儿还在上高中,弟弟和弟媳马上要去接,我和妻子送父亲回老家,心底不情愿,可最终还是拗不过。

“太麻烦了,老是给你们添麻烦……”父亲一路念叨着。

夜已经深了,银钩一般的月亮慢慢地落到西边,我有些羞愧,一辈子修心养德,老是忘记父亲——一个不愿意添麻烦的忠厚人,如果这次车祸有一丝偏差,就会遗憾一生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与妻子商量到,以后无论多忙,都得挤出时间回家,父母岁数已大,容不得推辞与等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