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写作到底问题在何处?

标签:
作文教学 |
分类: 教学天地 |
孩子害怕写作到底问题在何处?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就像云雾中的楼阁,忽隐忽现,到底真面目是什么,恐怕很难说清楚。作为语文老师,十之八九都希望在作文教学上有所建树,毕竟,百分之四十五的分值放在一边,实在有些不甘心。
这么多年,我们常规的作文教学就是写写、批批、评评,看上去天衣无缝,可实际效果就值得怀疑了。殊不知,一般情况下,能在写文章上主动试水的教师,往往在不经意间能够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相反,纯粹唱高调,说理论的教师,他所教出的学生就像戴上了锁链,哪怕写一个字,都要折磨半天。实在没办法,只能自我安慰不是写作的料子。
写文章,固然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没有自信,没有记录的习惯,就算读再多,走太多的地方,恐怕也未必在文章的世界里闯出一番天地来的。我觉得作为语文老师,写作能力应该是基本素养,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耳濡目染地喜欢。记得莫泊桑拜福楼拜之后,整日里除了写作还是写作,刚开始,着实有些不解,等到看到老师福楼拜也在挥汗如雨地写作时,才明白,写作不是轻松的活儿,需要下一番苦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的写作,确实需要呕心沥血,恨不得把五脏六腑都掏出来,否则,写出来的一切也不过是言不由衷,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创作的灵感来自于长期的写作。正因为如此,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写,老师批,从根本上说是很难提升写作水平的。
如何从传统作文教学低效中突围?我觉得需要从素材积累入手,把写作变成孩子内在的行为习惯,才有可能带来写作的质的变化。我主张在基础年级让孩子们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至少要把发现的一件事说清楚。事实证明,长期写日记,有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升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一些人认为,孩子们之所以文章写不出味道,是词汇量过于贫乏造成的。殊不知,没有写作的兴趣与习惯,就算词汇量再多,也不过是简单地卖弄文采,没有实际的价值。文以载道,思想如果不在文章中,就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一样,唯有在日常的生活中慢慢溢出思想的味道,文章才能感动天地,有着传播的价值。
当然了,孩子们的写作悟性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没有必要齐步走,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字句都不通顺的,可以从完整表达句子开始,哪怕是三言两句,都有必要予以肯定。如果文章写作流畅,思想表达自然,我们就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名著,让其飞向更高处。
写文章从来没有封顶之说,唯有不断地写下去,才会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至高境界。我们可以在读万卷书中欣赏不同作家的风格,更需要在行万里路中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游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写作纸上谈兵的尴尬,让躬行之事有了最好的诠释。正因为如此,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走向生活,从平平常常的日子中挖掘美的一切,坚持下去,写文章才不是拦路虎,而变成了可爱的催化剂。
等孩子们都愿意表达自我之心声之后,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课堂上可以做出一定的改变。没有必要拘泥于一写一批一评,而可以多写众批互评,多角度立体式的作文教学,说不定能够给孩子们提供更高的写作平台。
最近,刚刚中高考结束,我利用三堂课时间,让孩子们围绕今年的中考作文题陆陆续续写四篇同题作文,而不是简简单单写一篇就了事。还别说,刚开始,写第一篇的时候,绝大多数孩子还在一边咬着笔杆,似乎难以下笔。等到了第二篇的时候,就像登泰山刚刚到了半山腰,愁眉苦脸的人仿佛更多了。我就像一个宣传员,在一边鼓励着每个人,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一切会发生变化。
说真的,写到第三篇,绝大多数孩子开始着笔流畅起来了,原来一篇文章可能从构思到成文需要四五十分钟,如今大大缩短了,正常情况下,都能在四十分钟之内完成了。可以想象,写到第四篇之时,我把时间规定在四十分钟之内,出人意料之外的事儿,除了极个别写作基础差的孩子,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孩子都能在三十分钟左右完成。
你还别说,一些孩子挑战自我,完成了四篇文章之后,似乎还有些遗憾,自然有一两个胆大者,还在拼命索取作文纸,如果不是我规定只能写四篇,说不定很多孩子能够写出十篇、八篇来了。为啥呢?写作就像跑马拉松,一般情况下,前几公里说不定气喘吁吁,腰酸背痛,等到过了极限,一切都是坦途。
写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必要用浅尝辄止的一篇文章写作来指望提升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仅仅写,没有批阅,恐怕也不会提升多大空间。我决定根据中考阅卷要求,让孩子们用一张白纸,在一边给自己的每篇文章做出评价并打上理想的分数,再排出个一二三四来。
紧接着,让同等档次的孩子相互批阅,再排出个一二三四。相信,肯定有不同,相互之间再进行讨论,如果争论不下,可以拿到讲台上,让大家伙进行评判,语文老师参与其中,我相信,渐渐地,孩子们在不同的环节中会不知不觉地增强写作认识,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如果语文老师敢于写下水作文,我觉得更加好,这样,师生同台竞技,就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写作的灵感就像源源不断的长江水,浩浩荡荡,气象万千,滋润万物。我们的孩子又怎么会害怕写作文,不敢写作文,逃避写作文呢?(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