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媒体时代如何战胜浮躁之气?

(2023-05-24 07:27:30)
标签:

自媒体

分类: 谈天说地

自媒体时代如何战胜浮躁之气?

自媒体时代如何战胜浮躁之气?

浮躁的社会,许多人都希望在聚光灯下闪耀,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许多时候,我们不是在自己的领域里研究,而是在刷抖音,搞直播,发朋友圈,生怕被世界抛弃,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存在感似乎成了一个人安慰并生活的第一要素,许多人让其一天不吃饭可能没问题,如果让其一小时不看手机,不在网络上,可能就会六神无主,如热锅上的蚂蚁,浑身上下都得挠痒痒了。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没有了静气,整日里想着刷存在感?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到了网络多元化时代,许多虚拟的世界可以让人尽情放飞自我,得到充当主角的机会。过去,媒体垄断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们似乎青睐于在自己的平台上说三道四,指点江山,而不是仅仅成为观众,吃瓜群众。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媒体带来的一切,挑剔似乎变多了,许多人宁愿花时间看来自民间的精彩,也不愿意过多的关注媒体策划的节目。

一些媒体策划的节目,在挑剔观众的心底难免会有造假嫌疑,毕竟,现实与理想有时相差有些远,人们自然把目光锁定到来自民间的自媒体。再说了,一些原本在媒体界出名的大腕,也因为自媒体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舞台,纷纷加入进来,也在无形中推动了自媒体队伍的壮大。

大众宁愿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愿意欣赏别人设计的节目。当然了,自媒体所呈现的一切,有时也良莠不齐,这就给观众不断刷自媒体平台带来了本能的反映。我们为什么要不停的刷,就像在花园里挖呀挖一样,原因就在于不断地刷的过程中,说不定就能发现一些精彩的节目。

许多人热衷于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出一些作品,原因很简单,不知什么时候,自己的创作就有可能成为热点,一夜之间就会成为网红。一旦成为网红,就有可能带来红利,否则,挖呀挖也不会成为大家伙争论的热点,乃至于创作人不得不站出来澄清。

实际上,人们在追捧的同时,也会有自己的判断,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撕裂,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网红平台下面的评论,往往不由自主地分成了两派,相互争论不休,甚至有时恨不得相互约架,才肯罢休。网络间的撕裂,自然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观念不一致,乃至于可能造成社会的问题。不是有一些悲剧就是在网络间产生的吗?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时代,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都应该坚守自身的道德底线,才不会陷入浮躁的虚拟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有人说,如今在抖音里有一个名人的粉丝最多,每天浏览量也很大,可人家从来不在平台上直播带货,这个人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小品演员冯巩。我就在想,冯巩在抖音平台上呈现的一切也未必就是那么精彩,无非是利用三言两语来变着花样说微型小品罢了,但却有许多人愿意看,说到底就在于人的道德底线在发挥影响。

人格魅力不在于地位,而是人的言行力量。我们在浮躁的时代,如果任尔东南西北风,自己依旧能够似青松扎根石头那样的屹然不倒,就在于心底所维护的道德红线没有坍塌。一个人一旦失去了道德底线,任凭酒色财气所左右,无论什么时代,都会被社会所迷失。不是有一些人受骗上当,究其原因就在于过分做着美梦,老是渴望一夜暴富,殊不知,天下不会掉下馅饼,往往是陷阱,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康德认为一个人需要仰望星空的同时坚守道德底线,再说了,我们古人也希望世人能够以德服人,而不是无原则地在社会上闯荡。许多走得远的家族,十之八九都有可以遵守的家风、家规、家训,子孙万代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碰。如果我们老是随大流,看到别人发财,立马眼红,不择手段谋取一切,就算得了一些便宜,到头来也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一个人能走多远,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是取决于道德之高尚如何。我们不能因为自媒体就忘了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底线。试问,整日里刷呀刷,挖呀挖,到底为了什么,是不是只有如此,自己才能浑身不痒,尽情地展现存在感。殊不知,无论什么领域,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地思考并开拓进取,整日里做着网红的美梦,就算创作出来的一切,恐怕十之八九都是简单的重复,没有多少创意,纯粹是浪费时间,不也是悲哀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要整日里被碎片化的信息所左右,而应该系统化的去思考问题,到实地去考察,努力挖掘来自生活中的得与失,做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快刀斩乱麻。一个人只要心态端正,严守道德底线,走到哪里,眼睛都会发出锐利的光芒,说出来的话,做起来的事才会思维清晰,条理清楚,张弛有度。

我发现,真正的自媒体大咖,寻其蛛丝马迹,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实干家,而不是跳梁小丑,故意地刷流量,最终东窗事发,自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经常在网络间看到一些热点事件,许多自媒体平台不依不饶,老是在胡说八道,目的没有其他,就在于博取眼球。再说了,哪个自媒体出了名,马上有许多跟风者,你不信刷刷抖音试试看,一个挖呀挖出来了,千万个不同的挖呀挖就会跳出来,搞得吃瓜群众应接不暇,忘了东南西北。如果你确实有才,能够让原创有了新的亮点,我们姑且点一颗小红心,相反,纯粹的模仿,自然看的人不多,难免会有东施效颦的尴尬。

在浮躁的时代,我们千万不能被浮躁之气影响了生活质量,迷失了生活方向,远离了生活本来,学会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