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校变化 |
分类: 教育论坛 |
一所乡镇教育二十年变迁
不知不觉,我走上教育岗位已经二十年头,也见证了一所乡镇学校的变迁。社会主义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赶上了好时代,老百姓生活才有了保障,我们的工作变得愈来愈幸福与快乐。
忘不了,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到学校去报到,恰巧遇上了一场大暴雨。来到学校,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整个校园,放眼望去,就是一个白白花花的大池塘,五六间平房,只要有点风吹,仿佛要倒下来。走进会议室,四十几个教师,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教室会不会漏雨,明天的开学会不会来不及。
校长戴着眼镜,掩饰不了一脸的愁闷,恨不得能够用超级力量让校园的水都没有了。听同事们议论,每逢开学,上级部门的领导都会到各校走走,可一场大雨,什么计划都泡汤了,操场上的水与围墙外的小河齐平,那些顽固的草杂乱的冒出水面,似乎在向我们示威。
可以想象,我当时眼睛里充满着绝望,难道就得在这样的校园里度过一辈子:大晴天,尘土飞扬,大热天,教室如着了火一般,大冷天,西北风呼呼地从木头窗户缝里钻进来,刺入人的肌肤,如刀割一般,孩子们没办法,只能用报纸糊上,可惜了,光线又变差了。更加可气的是,可能是教室里潮湿度大,黑板竟然用过一段时间,都会调皮地剥落,如人脸上有了麻点,底下的孩子苦瓜着脸,难免会眼花缭乱。
那时操场光秃秃的,三天两头需要清理杂草,一个孤零零的旗杆屹立在东南角,没有像样的主席台。亏得教室里时不时还有朗朗的读书声传来,否则,又有谁会相信这里是一所学校呢?铃声是人工的,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校园里一点都不能卖呆,否则,就有可能耽误了学习与工作。
别看校长看样子文绉绉的,可没少为学校条件的改善而操心。可能是为了节约经费,每逢开学,全校上下齐动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灭校园里的野草。为了让操场有像样的主席台,从校长到每个孩子,硬着咬着牙,一箕畚、一箕畚,运土、填土、踏结实,上面铺上一层薄薄的水泥,总算完成了,那时,几乎每个人都特别高兴,毕竟劳动可以改变一切。
随着生源饱满,学校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又见了两排平房,到底是新教室,窗明几净,再也不要担心刮风下雨了。慢慢地,教室前后渐渐铺上了水泥,我们在下雨天,总算找到了可以不弄脏衣服的小路,撑着伞,走在上面,看着花圃里红红绿绿的花树,心中的灰色天空终于有了亮光。
“再苦,再穷,不能穷孩子!”乡镇合并后,镇领导在三百多号人的教师会上大声疾呼。
我们期盼着工作环境的变化,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学校教育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可曾想,镇政府说到做到,不到五年,从幼儿园到初中,重新规划了新的校区,一排排楼房拔地而起,成了全镇最美丽的风景线,教育一条街引来了许多兄弟单位的参观,着实令人羡慕不已。
教育的春天在改革暖风的吹拂下,在江海大地遍地开花,教育一条街终于从聚光灯下退下来了。从市局领导,到镇政府,到学校管理班子,都在思考,如何让乡镇教育之花更加美丽绽放。学校教育不能仅仅披着美丽的外衣,还得拉近甚至拉平城乡距离。
均衡教育成了镇政府行动指南,尽管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但在教育发展上,尽可能想办法保证,绝不可以拖欠或挪为他用。说真的,一方面,乡村学校以最高标准来原地重建,另一方面,已建学校增加投入,改善办公室办公环境,推行教育现代化发展。
如今,办公室都安装了空调,办公桌上都摆上了电脑,教室里安装了一体机,校门口有了电子显示屏;操场周围铺上了塑胶跑道,中间长上了草坪,建立了足球场,旁边新建了篮球场,孩子们可以幸福地踢几场球,玩一场篮球比赛,校园里的小河碧波荡漾,岸上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二十年社会大发展,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心潮澎湃,干劲更加足了,不为别的,为了这个崭新的时代。(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