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海无边
大海无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312
  • 关注人气:34,3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活着何以幸福立足?

(2018-12-23 05:06:00)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生感悟

人活着何以幸福立足?

人活着何以幸福立足?

人幸福活着,贵在何以立足,就像在大海里航行,如果没有靠边的港湾,似飞翔的鸟儿,没有了可以栖息的枝丫一样,整个世界都酸酸的。到底为什么酸酸的,也会是一百个不明白,又怎么可能活得潇潇洒洒呢?

无论走到哪里,都得憋着一股劲儿,多想想,何处才是自己的栖息地,而不是胡乱折腾,看上去干了许多,却没有多大的意义。许多聪明的智者,他们似乎是天生的预言家,总会先知先觉,明白别人需要什么,不知不觉就有了可以自我发展的舞台,而不是如丧家犬一样,到处飘来飘去。

大观园里的贾宝玉在无事忙之后,不免面对《南华经》发呆,说什么何以立境,哪里知道,明白人林黛玉说出“无足立境,方为干净”。也许有人会说,天下连一点立足之境都没有了,又怎么能够飞多远呢?殊不知,真正“无足立境”之人,就在于学会忘我,不知不觉中,身上就有了隐形的翅膀,当然能够“好风凭借力”,扶摇直上九万里了。

许多人过分在意自己是否有“立足之境”,忘记了大凡真正的大境界在于人与人之间彼此有着对方,就像天堂里的人,人人都在为别人,才能够得到幸福之境界,而地狱里的人,老是想着自己,当然吃不上美食,只能在一边抱怨别人,似乎永远没有什么错误一样。人间之美的境界,就在于如何让别人得到美好的境界,自己当然会得到幸福之生存环境。

范仲淹先生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孟子之“与民同乐”的儒家理想,与道家的“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相得益彰。立足在于心底到底有多大的境界,取决于我们到底想要走什么样的路,古今中外,凡是立大志者,常常在自我奋斗中得到大的境界,就像大鹏鸟在苍穹间飞翔,那些在草丛里跳跃的啁啾很难想象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人生之立足,就在于到底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境界。所谓择高处立,向宽处行,一个人只有不断的修炼精进,寻找无限风光的巅峰之地,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天下之大,原来的那些见识不过是井底之思,到底还是走出去,蓦然回首,需要学习之地方实在太多,才不会沾沾自喜,似乎不可一世起来。

人生之境界,就在于学习,就像天地万物离不开空气与阳光一样,如果哪一天,我们从心底拒绝学习,往往会不知不觉与社会脱离,当然路愈走愈窄,难以找到幸福立足之地了。与其在一边抱怨没有光明之地,不妨自我努力,用血与汗去发光发热,让更多的人得到温暖与幸福,久而久之,走的人多了,又何愁没有路可以走呢?

人生何以立足,就在于到底装了什么样的境界,是不是想着别人,还是整日里想着自己。所谓一念在天堂,一念到地狱,就在于到底为谁立境,想要得到幸福之人生,就有必要多问问自己,到底有没有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哪怕是一句话,一个不起眼的眼神。佛陀为什么能够在菩提树下成佛,就在于有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心,当然能够“天上,地下,唯吾独尊”了。

凡是大智者,他们心底装着天下,整日里为天下人如何得到幸福去苦苦追寻,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哪怕风吹雨打,道路泥泞不堪,但一路走去,到底还是能够得到幸福的未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之修心养性,不在于自己得到多少,而不是在飞翔之时,到底能够给别人多少实惠,就像爱迪生一生那么多的发明,给茫茫黑夜带来光明,当然能够活在世人的心中。

我们到底是谁,活着到底为了谁,只有不断问自己,才能在繁华之中不至于迷失了心智,忘记了到底向何处去,也不知从何处来,想来再怎么折腾,恐怕也不过是白忙乎了一场罢了,落得个白茫茫大地一片又有什么奇怪呢?

人想要得到幸福之生活,需要在何处立境,我想,到底还得以道与法为经纬,编织成朗朗乾坤的世界,走到哪里,又何愁没有立足之地呢?相反,哪怕再大的舞台,老是想着自己,恐怕就会自哀自叹,又怎么可能不会身心疲惫?当然就会失去幸福与快乐了!

嘻,不与圣贤之人在一起,我又与谁一道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