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底是什么在阻碍孩子幸福成长?

(2018-12-11 05:18:20)
标签:

教育

杂谈

育儿

分类: 教育论坛

到底是什么在阻碍孩子幸福成长?

到底是什么在阻碍孩子幸福成长?

随着社会走进新时代,绝大多数孩子无需为衣食方面担忧,可是幸福成长路上却问题多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多年的教育生涯,我多多少少发现了一些端倪,可能不在简简单单是物质方面的问题,更多在于精神层面。

一个孩子幸福成长需要温馨而快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如果所处的环境颠沛流离,分崩离析,就算吃穿再好,恐怕都无济于事。不是有许多家长特别纳闷,自己在家庭生活改善上没有少下多少工夫,可愣是得不到孩子谅解,似乎水火不容,难免会从心底对未来有一丝丝的绝望。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可以说,多多少少带着家长的一丝期待,可随着时光的飞逝,在变幻莫测的家庭氛围中,又千差万别,时不时充斥着一个个人的神经,不知成长道路上到底会发生什么。

不要抱怨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如何不知足,多想想,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到底有没有多为孩子着想,不是有许多家庭,可能是千变万化的原因,大人彼此冷战不断,导致整个家庭处于挣扎的漩涡之中,可以想象,孩子会不会幸福成长,可能要打上大大的问号。这些年,随着家庭多元化发展,许多问题孩子寻根溯源,一切都出在家庭上,难怪有识之士会大声疾呼,想要改变中国教育就得从家庭教育做起。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大人之间的战乱不断,带来的恰恰是孩子学习与生活环境的不稳定,试问,一个孩子,如果长期没有安全感,只要回到家,后脑勺就冷飕飕的,又怎么可能安安静静学习与生活呢?安全感是一个人幸福成长的前提,物质条件固然可以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但绝不是唯一的,只有一家人和睦相处,多为对方着想,才能创造出一个天堂般的世界来。

不是有许多家庭,父母亲的工作都特别平凡,可愣是能够孕育出天才般的孩子来,为什么呢?关键就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心往一处使,自然能够人心齐,泰山移。有人说的好,孩子想要得到幸福成长,需要一个家庭保持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而不是遇到困难相互抱怨,似乎无休止地推卸责任。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在抱怨孩子如何的不争气,就是不想想,自己有没有争气,如果上梁不正,哪怕说再多的话,恐怕后世子孙也未必从心底买账。

自古以来,真正能够带来争气之子孙者,十之八九都是长辈们能够身体力行,而不是过着奢侈无聊之生活。读一读古人写的家风家训,你就会发现,一个人想要走上正道,没有祖祖辈辈地言行影响,恐怕想要走得更远实在有莫大的困难。也许你要说,不是也有一些人,他的祖上未必不算平庸,怎么也会变得优秀呢?说实在的,说不定,一个人可能遇到了学习与生活中的精神导师,就像汉代张良遇到了黄石公一样,不由自主地走上了正轨。见贤思齐,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取决于受到了什么样的人的影响,正因为如此,遇到一个良师或者益友,是一辈子特别幸福之事。

人想要学好实在不容易,花花绿绿的世界诱惑确实特别多,想要变坏却异常容易,只要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堕落下去,平庸起来。一辈子修行,就在于学会自我反省,不断精进,如果一个家庭,大人不能积极向上,就有可能有意无意把一些恶习传递给孩子,到时说一千句话,不如自己行动正确来得有效。身体力行,言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不如身教。

大人与孩子之间为什么矛盾不断,就在于所说的与正在做的并不一致,自然而然,就会相互争斗,等到孩子个子长高了,变得水火不容也就不怎么奇怪了。事实上,许多大人可能是出于爱面子的缘故,老是不把孩子放在眼中,三句话不到,就以教训的口吻来要挟孩子,如果孩子年龄小,可能还会忍受并被迫执行,一旦长大了,就会奋起反击,可谓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事实证明,所谓孩子的青春叛逆,有时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大人的不正确家庭教育才带来了孩子心底的憋屈,等到了一定的年纪,自然会从心底不愿意听从大人的约束,矛盾重重又有什么奇怪呢?只要家庭教育得当,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永远是民主的、文明的、幸福的,又有什么必要相互对抗呢?

孩子的成长路上,随时都可能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如果大人不能从孩子的立场去考虑,就有可能说了一大堆废话,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就像一个病人,药方开错了,又怎么能够治疗伤口呢?为什么孩子会觉得学习与生活枯燥无味?原因就在于大人没有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并提出有效的建议,而是凭着经验或者想当然去说教。事实上,一个孩子想要幸福成长,往往与父母亲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没有谁听谁的说法,只有一切维系在规则之下,人人遵守,就会在无形中引领一个家庭朝着阳光向上去发展,只要有一个人去破坏,恐怕教育之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大人的话为什么会没有实际用处,就在于所说的话自己到底能不能身体力行。俗话说:“己所勿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提出的一些做法连自己都无法做到,又有什么理由让孩子一定要做到呢?话多不灵,关键在于所说的话自己能不能做到。实际上,许多家长往往是说得巨人,行动的矮子,殊不知,孩子就像大人的一面镜子,如果自己行为不正,又有什么理由要求镜子里的自己会变得怎么优秀呢?

孩子的幸福成长需要大人去引领与帮助,更何况,许多大人在家庭中处于谋生之角色,上有老,下有小,一天到晚都在外面奔波,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果家庭教育不出问题,那才是奇迹呢?每逢开家长会,我发现,往往是老人与妇女居多,男人往往在外地打工或者忙得不可开交,也有一些特殊家庭,严格意义上说,男人就没有出现过,天长日久,孩子的教育自然如断了线的风筝,想要学好,都会异常困难起来。

不是有人感叹:5 2=0”,也就是说,学校里辛辛苦苦矫正孩子不良行为,可一旦待在家里两天,什么都归为零,否则,也不会出现黑色星期一想象。家庭正确教育是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的首要前提,如果大人能够以身作则,真正从孩子的身心健康去思考问题,就不会看不懂、看不透孩子,自然会相互齐心协力,又有什么困惑与苦恼折磨人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