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幸福工程来日方长?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育论坛 |
教师幸福工程来日方长?
学校想要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工作状态,如果管理者时刻把教师放在心上,随时为其幸福而呕心沥血,自然而然,整个环境都会大变样,想不向前走都变得异常困难起来。
许多优秀的教育管理者,他们绝不仅仅把制度建设和管理方式放在嘴边上,而是实实在在地推行教师幸福工程,让学校上上下下都能体验出家的温馨,无为而治又有什么奇怪呢?许多时候,我们的改革常常着眼于外在的形式,就没有从改革参与者内在的需求出发,不要说效果会怎么样,恐怕怨声载道也不在少数。
学校想要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就在于改革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是不是方便上上下下每个人去操作,就像农民为什么推行农业机械化、工人为什么喜欢工厂流水线,就在于不要过分劳累,而是简洁明了的去提高效益。相反,如果我们仍然以繁琐的方式来要求农民或者工人,恐怕嘴皮子说得再怎么动听,也不会有多少人去响应。
学校无论怎么走,都需要从幸福工程去着手,才能在困顿之中得到一线希望,自然走的人多了,朝着更高方向前行也就不怎么奇怪了。学校事务多而杂,往往会让管理者焦头烂额,不知该怎么办才算熬到了头。实际上,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他绝不会什么事儿都操心费力,而是知道任用手上的一切人力资源,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至于干着吃力不讨好之事。
事实证明,什么时候人容易焦虑不安,不是忙碌之时,而是在闲暇之际,不知有什么东西可以做,恍恍惚惚,到底会怎么样,心理没底,只要工作不太繁重,大多数人仍然愿意去琢磨,最终让问题得到解决。
许多时候,学校之事为什么乱七八糟,毫无章法,就在于管理者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我们的管理者都是睿智的伯乐,又何愁没有千里马为自己服务呢?人才来自于尊重,而不是高高在上,否则,就算人家能力再强,恐怕都不会为自己所用。没有人是全能的,只有发现一个个有用之人,才能让许多事儿消失于无形之中。
许多平庸的管理者,他们常常高看自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似乎什么都比别人强,等到人仰马翻之时,往往会灰溜溜败下阵来。自古以来,凡是明智的帝王,他们都是善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信任人才的典范,否则,又怎么可能让一个王朝长治久安呢?人才难得,关键在于管理者心中是否有人,民间从来不缺乏高人,缺乏的是一双双可以挖掘人才的眼睛。
教师幸福工程的关键在于用人得当,让更多的人得到锻炼自己,提升自我的机会。我们老是在一边抱怨别人,而不是培养别人,试问,又怎么可能让教育事业向前奔跑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人没有缺点,关键在于扬长避短,让更多的人得到进步。人从本质上说,金钱固然重要,更在乎的恰恰是荣誉与尊严,所谓荣誉与尊严来源于一个个的成功,如果管理者把所有的权力都揽在手上,不知道合理分权,就有可能手忙脚乱,干什么都会大打折扣。
兵法云:“天下没有无用之兵,只有无为之将”,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可以想象,管理者在合理任用人才时需要一双锐利的眼睛,否则,刘邦又怎么可能打得过叱咤风云的项羽,曹操又怎么可能打得过兵多将广的袁绍,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就在于登峰造极之时,集团内部出现了你死我活的争斗,带来的是整个集团的毁灭。
大到一个王朝,小到一所学校,都是在如何处理人的问题上下功夫,而不是自以为是,否则,就算鞠躬尽瘁,也未必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优秀的管理者,面临许多事儿不要老是想着事情怎么样复杂,而是多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最终得以解决问题。当然了,在处理问题之时,肯定存在许多困难,一旦执行者提出了,管理者就应该及时介入,一道想办法提出合理的策略,最终让问题得以处理,绝不是做甩手掌柜。
许多人为什么害怕干事,就在于干事一旦出了篓子,常常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殊不知,一旦顶头上司愿意承担,不推卸责任,往往下属干什么都能有一股闯劲,否则,什么事儿都向你请教,恐怕事情也未必干得怎么出色。人的创造性来源于管理者是否愿意给下面的人自由呼吸的空气,主动作为不会因为创造性思维带来的风险而受到致命的打击,如果管理者能够在培养与锻炼人上多下功夫,学校再多的繁杂事都会变得不怎么困难了。
当然了,学校最高管理者除了任用人才,还得给予上上下下温馨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的环境,一切都从最基层出发,哪怕自己身居陋室,恐怕都不会失去威信,成为教育改革的阻碍者。许多出色的学校,往往存在一个明智的教育管理者,正所谓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所谓好校长,就在于是不是把上上下下的人都能装在心里,不厚此薄彼,而是一视同仁,遇到问题不回避,而是主动解决,相信,人心齐了,什么困难不可以战胜呢?
为什么要提出教师幸福工程?我想,就在于学校管理者始终把办学环境的改善放在首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得到感受到学校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方便与幸福。不是有校长上任之日起,就从食堂着手,想尽办法改善师生的伙食,竟然不到半年时间,学校的许多考核项目都摆脱了落后的尴尬。人尽其才,让其安居乐业,我想,许多人一定愿意拼命工作,来回报所生活的环境。一旦人人都发挥主动性,自然环境会愈变愈好,走上了良性循环,教育之成功又有什么稀奇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待价而沽者比比皆是,如果每个管理者能够不拘一格,做到唯才是举,相信,走到哪里,都是一群人在努力工作,学生的幸福与成功又怎么可能没有呢?但愿在管理者的心底,教师之幸福工程永远在路上。(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