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教育之“阳光心灵”

(2018-07-06 07:20:50)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教育论坛

幸福教育之“阳光心灵”

幸福教育之“阳光心灵”

一个人蒙上了忧郁的眼神,走到哪里都是灰蒙蒙的,似乎天要塌下来,顿觉世路狭窄,没有了立足之地。活着,最大的快乐就是得到阳光世界,相反,成天唉声叹气,哪怕过着锦衣玉食生活,心底也未必高兴到哪里去。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随时都会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如果没有了阳光心灵,就有可能像折了翅膀的雄鹰,从高高的天空摔下来。不知为什么,无论教学任务怎么样的繁重,只要走进教室,都会本能地去搜索讲台下到底有没有忧郁的目光。不要忘记,走进孩子的心灵,你会发现在忧郁眼神的背后一定隐藏着许许多多故事,哪怕是一两句话,都会给灰蒙蒙的世界带来希望的曙光。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会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而随时随地都在改变着心情,选择不同的路前行。如果一个孩子,家庭发生了变故,可能会满脸困惑,就像幸福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不知什么时候下起淅淅沥沥的雨,可以洗涤心灵深处的污垢。大夏天,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往往沉闷得人的心如千百只蚂蚁在挠痒痒,坐立不安,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送来凉爽的风来。孩子的事儿来自于大人之间的复杂矛盾,如果大人干戈四起,就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后脑勺老是刮着凉丝丝的风。

孩子成长需要阳光与雨露,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天空一样。一个孩子想要得到幸福教育,教育者有必要从其学习与生活环境入手,多想想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阳光般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硝烟四起,整日里你争我夺的,孩子想要得到幸福的世界,可能只能是奢望了。

为什么一些孩子对学习与生活绝望透顶?原因就在于大人的错误言行,老是觉得世界不公道,似乎欠了自己的债一样。一旦大人把抱怨世界变成了常态,孩子耳濡目染,当然会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到底是洒满了阳光,还是留下了刺鼻的硫磺,往往取决于大人的生活态度。也许成人们没有在乎说每句话,做每件事之后,身边的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等到孩子一个个个子长高,步入了青春期,就会把大人曾经的所作所为又归还过来,到那时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不要把老师的作用无限放大,事实上,真正拯救孩子灵魂的幸福港湾来自家庭。作为教育者,我们没办法改变一些家庭的糟糕行为,只能尽可能引导孩子自立起来,用积极向上的行动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阳光。尽管是杯水车薪,但至少可以给孩子灰蒙蒙的世界点亮心灯,不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教育之幸福,就是给绝望的孩子带来希望的曙光,而不是雪上加霜,老是往绝路上逼。在现行体制下,衡量教育成败的重要指标是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而不是孩子到底有没有一个温馨的环境去学习与生活。如果家庭带来的矛盾,孩子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自然会影响其对待学习的态度。为什么一些天资聪慧的孩子,因为家庭的矛盾重重,而选择了不思进取,任凭青春流逝?试问,家都支离破碎了,又有什么必要去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呢?一旦孩子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让坏的思想注入灵魂深处,可以想象,教育者再怎么帮助,恐怕都会无济于事了。

孩子成长需要教育者高超的技艺,随时随地去抚慰一颗不安的心,而不是高高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传授干巴巴的知识。伟大的教育者,他们绝不会忽略关注孩子心灵,仅仅着眼于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如果孩子的思想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就在一边吆喝着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无疑是南辕北辙,自然不会取得什么理想效果。思想的左右不定常常让教育者不知所措,如果没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就有可能无名火起,反而拉大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孩子的学习与生活需要教育者给予帮助,尽管家庭的矛盾,谁都无法左右。我们不要被孩子的表象所迷惑,老是在主观臆断,就像一个人生了病,急红了眼,抓到什么药都吃,说不定会伤害了身体本来的组织。教育者为什么不能理解孩子,可能是太过于着急了,恨不得今天教育了孩子,就希望明天换了新的人一样。我一直在告诫自己,不要指望一两句话,或者一两次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孩子,就像一个人已经病入膏肓,不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有必要从整个机体生存环境出发,从病根抓起,才能达到妙手回春的效果。教育受社会的影响,节奏加快,许多教育者功利性太强,恨不得只要稍微动动嘴皮子,孩子成长中的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一旦孩子出现了反复,立马不怎么耐烦,马上给予不可救药的标签,让教育变得更加尴尬与困难起来。

孩子的问题有时需要教育者坐下来与之静静的谈谈,不是一次,可能需要无数次地谈心,才能彻底地改变。不用多说,许多孩子的问题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需要生活中存在一个善于倾听者。教育者走进孩子心灵,不是要给予多大的建议,而是在倾听中让其自我内化,最终选择自我调整并挑战,取得质的突破。相约孩子心灵,没有必要以救世主的姿态来主宰一切,而是成为一个可靠的支点,让孩子一步步从跌倒中重新站起来。一旦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阳光心态,遇到什么困难都积极乐观,学会为自己的幸福未来去拼搏,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不会有多少疑惑可以阻挡。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旅行,到处都是荆棘丛生,但从来不缺乏风景,只有保持阳光心灵,才能在狂风暴雨中找到前行的路,作为教育者,与孩子们一路同行,哪怕是一支手杖,都会在岁月的磨砺中春暖花开,拥有幸福的世界。(钱永华  图片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