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从何处来?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育论坛 |
幸福教育从何处来?
教育之所以不幸福,在于违背了内在之规律,像田里的庄稼,哪怕种子再好,如果胡乱一气,就有可能颗粒无收,幸福肯定荡然无存,纯粹是自寻烦恼了。幸福教育从何处来,我想,只有从遵守教育规律,明白人的教育到底该如何行动,才能行驶在幸福轨道上来。
最主要的莫过于爱,没有了爱,教育就像鸟儿失去了天空,鱼儿失去了水,师生似乎生活在荒漠之中,看不到希望,浑身上下充斥着绝望的味道。为什么一个人对教育那么的痴迷?难道是丰厚的薪水,难道是耀眼的荣耀,一切都不是。爱的存在,就像在枯竭的大地上,突然出现一眼泉水,荒凉的世界突然有了生机,温暖的阳光,滋润万物的雨滴,整个冰冷的世界得到了彻底的融化。爱的教育不需要理由,无论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样的糟糕境地,只要走进教室,看着一双双纯洁的眼睛,都会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中去。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教育者之爱,显然是一份责任,可以让迷失的羔羊找到回家的路,让堕落的灵魂找到希望之所在。一个人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福,教育者只要爱在天地间,就不会缺乏灵感,总能够给孩子带来希望,进而挑战自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正因为爱的存在,我们的教育才需要公正之心。在幸福教育者的眼中,孩子人人平等,不应该厚此薄彼。教育者之所以没有幸福感,就在于人为的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一切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纯粹是自找麻烦,没办法与孩子们和睦相处。有老师说过,如果避开分数看孩子,就可以发现,每个孩子都那么的可爱,一旦有了分数的存在,眼前似乎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分数就像一把刀,如果不能理性看待,我们就会失去公正,处理事情就会带着偏见,当然只能让事情变得愈来愈糟糕。
孩子不希望老师失去公正,为什么呢?在孩子们的心底,都希望建立一个公正的秩序,如果戴着偏见,教育者就有可能委屈一个无辜的孩子。不是有些老师,之所以大小事不断,就在于干什么都戴着有色眼镜,搞得许多无辜的孩子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久而久之,哪怕再怎么善良的孩子,恐怕都会铤而走险,与孩子捉迷藏或者奋起抵抗,到时再想着纠正,恐怕就难比登天了。
当然了,正因为爱的存在,我们的教育还需要淡泊名利。许多教育者,之所以忽略教育规律,就在于成为体制的奴隶,老是患得患失,生怕在荣利上受到损坏。教育者不要老是羡慕社会如何的奢靡,不妨坚守自我之情操,真正把孩子放在心上。宁静致远,淡泊名利,一个人想要走得更远,就不要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迷惑。教育者之所以心燥不安,不就是太过于看重名利,整日里都在盘算,如何才能赢得更大的利益。不是有老师不切实际地布置许许多多的作业,压根儿不在乎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不是国家一次次地提出要减负,可许多学校、老师并不买账,究其原因,不就是功利心在作怪吗?我们恨不得有着神仙的手指头,只要稍微动一下,孩子们立马开窍,就会在考场上赢得优异的成绩。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就会大发雷霆。
当然了,这样的人从来不会自我反省,都会一股脑儿把问题推卸给家长或者孩子,似乎自己从来没有什么错误一般。佛曰:无欲则刚,真正伟大的教育者,他心底明白,教育之伟大在于人的教育研究,只有不断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来自进步带来的幸福。
正因为爱的存在,我们的教育需要时刻保持细心,而不是大大咧咧,浑浑噩噩。如果我们问一问回到家的老师,一天下来,到底发现了什么,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不知所云。教育从来都是张飞绣花,需要粗中有细。许多成功的教育者,他们往往戴着放大镜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做到凡事预则立,而不是等着问题来找自己。一些平庸的教育者,之所以没有幸福感,就在于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缺乏细心。教育就是奇怪,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
为什么一些教育者在孩子面前缺乏威信?就在于没有过人的判断,老是凭着经验或者书本办事,看上去做了许多,殊不知南辕北辙,处理教育过程不过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细心的人知道,只有循着蛛丝马迹,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真正意义上彻底拯救一个孩子堕落的灵魂。
正因为爱的存在,我们的教育更需要学会等待。农民守望着田里的庄稼,绝不会揠苗助长,就像在河边钓鱼一样,慢工才能出细活。许多急功近利的教育者,他们恨不得一天能够把一学期的内容都塞到孩子的脑袋瓜里去,导致孩子的承受能力下降,可想而知,学习起来就会痛苦不堪。等待是一门艺术,需要一个人克服欲望带来的错误行径,而是保持理性的头脑,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老是以完美主义的心态来审视一个孩子的成长,似乎只要孩子犯了一点错误,就立马暴跳如雷,不管三七二十一,用最原始粗暴的方式来处理错综复杂的教育问题,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纯粹多了许多烦恼,想想又何必呢?
等待的过程在考验着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只有在等待中让孩子感受等待带来的希望,就有可能彻底点亮其心灯,一旦找到了奔头,哪怕基础再差,恐怕都会找回自信,在希望征程中披荆斩棘,走向成功的彼岸。
为什么教育者缺乏幸福?我想还得在思字上做足文章。据说,古代许多县太爷,忙完了一天的公务,绝不会急急忙忙回家,而是坐在退思堂自我反省,到底有什么地方值得商榷,需要如何修正才能赢得更好的明天。教育者想要得到理想中的幸福,就需要学会自我反思,到底在教育过程中有没有违背什么规律,到底如何修正自我,才能得到教育之真谛。
人的自我反思之能力如阴霾的天空突然拥有了一缕幸福的阳光,哪怕再怎么忙乱的世界都会变得积极向上起来。思考的力量就像源源不断的泉水,给予一个人枯竭的心灵以精神的动力,许多问题都将找到答案,愈是如此,心底就会愈加幸福。
人生苦短,不要指望惊天动地,但在忙碌的教育天地里,只要围绕着幸福做足文章,保持公正之心,学会淡泊名利,做到慢工出细活,用爱的力量诠释一切,坚定不移自我反省,我想,幸福的阳光会四季常在,孩子一定能够得到健康快乐之成长。(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