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理解大人赋予的爱

标签:
杂谈教育育儿 |
分类: 教育论坛 |
让孩子理解大人赋予的爱
大人与孩子之所以缺乏信赖,就在于一言一行,孩子们不能从心底理解大人所给予的爱。如果大人能够让孩子理解爱,就有可能不会出现许多误会,自然而然,相互间又有什么坎儿不能过呢?
有孩子特别苦恼,明明想要干一件事儿,可父母亲愣是挺着脖子在一边唠叨没完,似乎自己永远长不大。我想,假如大人蹲下身子,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真正意义上了解孩子所做的一切,就不会带来许许多多的烦恼了。
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就在一念之间,到底是不是为对方去考虑成了问题的关键。一个睿智的父母,他们会在孩子们采取行动之前,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而不是武断地评判到底行不行。如果在行动中需要大人的帮助,就应该积极配合。当然了,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大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智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相信,只要相互间目标一致,就会让彼此在行动中赢得更多共同语言。
孩子的天赋绝大多数都差不多,事实上真正决定了到底能走多远,就在于大人是否真正理解孩子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孩子的成长绝不是对与错所能涵盖一切,时刻都在考验大人的智慧与艺术。一个温馨的家庭从来不缺乏笑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也就是说,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摆什么臭架子,而应该蹲下身子,多与孩子做朋友,久而久之,在暖意融融的环境中,孩子的性格也会渐渐变得绅士起来。
大人就像孩子成长中的一面镜子,如果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说不定就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从力学的角度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人给予了孩子什么样的行为,等到了一定的时候,造成的行为所带来的伤害一样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要培育一个有素养的孩子,大人就应该率先为之。行动的力量胜于言辞,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别忘了,所说的一切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己所勿欲,勿施于人”。
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不需要大人说多少,而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理解。可能是社会生活复杂多变,大人在处理孩子问题上常常是简单粗暴,往往三句话不到,嗓门就高上了八度。如果孩子年龄小,可能会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不知该怎么办,等到步入青春期,一切就会发生根本改变,相互间发生矛盾又有什么奇怪呢?
大人不理解孩子,往往觉得只有乖乖听话,自己才乐得逍遥自在,可是,长时间不情愿走进孩子世界,只会在岁月的流逝中愈来愈不能理解孩子,渐渐地,就会抱怨声不断,心底会十二分地讨厌孩子的一切。试问,孩子成为了自己的眼中钉,哪怕有了一点点瑕疵,当然会无名火起,恨不得毁灭一切。情绪失控下,说出来的话语无伦次,逻辑混乱,前后矛盾,往往发泄舒服了,可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却拉大了。
事实证明,压迫式的家庭,可能一时会得到安宁,但总有一天会在猫抓老鼠的游戏中撕破脸皮,彻底爆发战争,到时再想着弥补,往往费了许多口舌,未必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一棵树,在生长之初,如果送上了一刀,随着时间的变长,伤痕会愈来愈明显。大人千万不要以为人高马大,就可以为所欲为,心底一定要明镜似的,总有一天,孩子的个子也会人高马大,到时,你又有什么力量来与之对抗呢?
大人与孩子对抗只能让矛盾愈来愈复杂,一切都需要从建构温馨家庭开始,什么事儿发生了,大人不要无厘头地责怪孩子,而应该多思考,到底是不是自己在什么方面做得欠妥,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一旦大人从心底接纳孩子,并能客观地去理解所发生的一切,才能作出正确地评判。当然了,人无完人,又有谁不会犯错误,如果错误的一方确实是大人,我们就没有必要自我掩饰,大胆承认,勇于自省,往往会赢得更多的信任。
几米认为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在一定程度上,一个毛病多多的孩子,之所以难以教育,往往能够从大人那边找到原因。教育者之所以要到孩子家里去看看,就在于更加客观地找到事实,不要听信家长的一面之词,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大人能够跳出自己的陋习,多想想,到底在什么地方存在不足,说不定,与孩子成为朋友变得愈来愈有希望。不要说别人,孔夫子,千年来的大圣人,自己的儿子成就未必高到哪里去,但正因为圣人之行为在于不断自我反省,到了孙子辈,竟然能继承老爷子的思想,才缔造了伟大的孔孟之道。
孩子的成长千变万化,大人需要走的路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切都需要从自我去剖析原因,真正学会走进孩子世界,去理解孩子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哪怕是芝麻大的事儿,对于孩子而言,说不定都会比天还要大。可以说,大人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能口无遮拦,而应该谨慎之上更谨慎,一切从实际出发,给予客观的评判,在对错面前,大人与孩子是可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坚持下去,孩子才有可能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人在孩子成长问题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实在太多了,哪怕是育儿专家,都有可能出现一些误判,只有学会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一切,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让其理解大人所赋予的爱。
爱就像一粒善良的种子,长时间孕育在阳光般温暖之下,一旦成长参天大树,自然而然,树枝上百鸟齐鸣,树下一定是百花齐放,俨然是最美的春天,此中之乐,又有几人能知呢?(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