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2018年春晚丰富小品世界

标签:
杂谈 |
分类: 谈天说地 |
漫话2018年春晚丰富小品世界
鸡年离开了,狗年来了,我的春节晚会终于盼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从来不缺乏精彩,当然也不乏争议,然细细想来,又觉得回味无穷,尤其是小品节目,哪怕看上百遍都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春晚小品从来都是社会的风向标,承载着时代所赋予的精神,不知不觉中让人感动,就像拨动了心弦,理还乱。如果你善于思考,常常会说上几句,不为别的,总希望从春晚的窗口看到一个更加开阔的世界。
首先,2018年春晚小品世界关注教育的核心问题,孩子的成长不能没有大人的陪伴。贾玲等演出的《真假老师》,以小明父母不在家,老师要家访,雇佣了保洁工充当家长来搪塞为主题,尽管故事充满了喜剧感,但随着情节地推动,不由令人心酸起来。以小明为典型人物的留守儿童并不在少数,常常成为教育管理的盲区,着实不利于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说实话,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如果失去了陪伴,就算给再多的钱,恐怕都会阻碍孩子的成长长大。小品中的小明,父母亲长年在外打工,给了孩子许多钱,可得到的却是毛病一大堆。小品中的父亲,面对孩子的老师,却不知到底是谁,试问,平日里肯定没有与老师交流多少,纯粹是放养式的教育。事实上,在上放学时,我们看到许多学校的门口,接送孩子的常常是爷爷奶奶,父母亲一年到头不知回来几趟,除非孩子不省心,老是给麻烦,才会无奈地到学校走几回。成长没有后悔药,就像过了这个村没了那个店一样。小品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朴素的一句话,孩子的成长需要大人的陪伴,可真正做起来去难于上青天,毕竟,许多大人不在外面挣钱,家里又怎么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大人不能陪伴孩子,面对孩子犯错误,有时又不能有话好好说,当然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不知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多大的麻烦呢?也许大人陪伴孩子,可能说起来那么简单,但需要从全社会的角度去审视。一方面,大人如何才能与孩子长年在一起,社会需要考虑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大人如何与孩子正常相处的问题,如果简单粗暴,什么事儿不去自我反省,就算在一起,恐怕都不会达成理想的教育境界。
其次,2018年春晚小品世界关注乡愁的源头在何处,祖国统一繁荣昌盛是解决乡愁的基本条件。台湾艺人张晨光等带来的小品《回家》触动了许多海外游子的心弦,看着、看着,眼睛就湿润了。2017年,余光中留下了千古绝唱《乡愁》,离开了人世,多少人读之,又有几个不流下了遗憾的眼泪。台湾不归来,祖国统一大业就没有完成。不知有多少人会因为祖国没有实现统一而遗憾终生,可以说,想要完成统一大业,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恐怕再过多少年都无法实现。如今,中华民族走进了新时代,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势在必行了。《回家》以一家人到祖国大陆探亲为主题,写出了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再瞅着衣食住行,中国人开始放眼全世界。台湾为什么要回到祖国的怀抱,正如小品中所说的,根永远在大陆。饮水思源,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无论游子飘在外面都远,愈是年纪愈大,愈是想着回家,哪怕看上一眼,心底都会十二分的满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不仅是大陆百姓的愿望,更是台湾人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的心愿。祖国的统一离不开强大的民族,只有埋下头来,愈来愈强,台湾才能回到我们的大家庭。
最后,2018年春晚小品世界里关注着社会存在的种种怪现象,如果不能克服陋习,任凭形式主义、不作为主义泛滥,我们的民族就会面临一场更加可怕的灾难。孙涛等的小品《提意见》就演绎了在中央反四风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什么脸不再难看,办事照样很难,什么一级一级的开许多会,写许多心得,什么坐在办公椅上不愿意走基层……几乎每一项都直接指向当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新的样式,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恐怕作风效能依旧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小品的世界来源于现实生活,自从中央提出八项禁令,六项规定之后,许多机关作风等到了一定的改观,但一些投机分子并没有完全丢弃市场,他们正在以新的形式在群众中出现。只有如小品中所说的,无论是谁,都应该说真话,办实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才能把党中央的指示落到实处。
国家强大,需要来自社会的每个公民都起示范引领作用,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否则,只要有一点点瑕疵,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老是讳疾忌医,说不定问题就会愈来愈大,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无论什么时候都马虎不得。
只要社会不断进步,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在发展中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时刻把《为您服务》落在行动处,人们谈吐能诗情画意一些,就像小品《我爱诗词》那样,人人都爱诗词,相信,汉唐盛世再现也没有什么奇怪,不用多久,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同喜同乐》的康庄大道一定会早日来到幸福人间。(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