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定不移走课程改革之路

(2017-12-01 07:16:39)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教育论坛

坚定不移走课程改革之路

坚定不移走课程改革之路

课程改革,只要想要突破教育教学瓶颈者,十之八九都会“采得百花成蜜后”、“为伊消得人憔悴”。多年来,课程改革成就了一批批弄潮儿,也困惑着许多教育工作者,不知是不是还有必要坚定不移走下去。

从教将近二十年,见过了一浪甚是一浪的课程改革,心底不由告诫自己,课程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开始,永远没有结束。尽管每年都会有所谓的现场成果展示活动,不过也是阶段性的,甚至有些是禁不起实践之考验的。从哲学的角度判断,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在否定之否定中才能让一切更加接近真理。课程改革,不可能一两次就让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都解决掉,我们更多的不是革命,而是在改良,希望在课程改革中,不断改变教育者的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课程改革,许多人为什么不怎么热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到底如何进行自我革新,只知道跟在人家后面,搞所谓的拿来主义、盲从主义,殊不知,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恰恰需要学会自我觉醒,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问题的背后可能有更多的问题,就像攀登大川名山一样,随时都可能带来挑战,不用指望一口吞下大饼,路需要一步步地走下去,才能在沿途中欣赏到一个个的魅力风景。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常常伴随着的是惰性,似乎只要按部就班,不动脑筋,万事都是那么的惬意。然而,从历史的角度判断,真正历史的潮流如何改变世界,就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的惰性,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创造历史。毋庸讳言,许多人不愿意成为新时代的主宰者,更多的就像高尔基作品《海燕》里面前的企鹅一样,害怕自身的学习与工作方式发生根本的改变,生怕利益受到伤害。事实上,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尽管改革中,激进派与保守派争斗不已,但历史的发展洪流一往直前却无法阻挡。

课程改革,许多人不愿意甚至无意中阻挡,就在于学习与工作的环境与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进而从心底抵触其存在,总是以各种理由来敷衍与搪塞。真正的改革,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从来都是未知数,正因为如此,许多教育者不愿意冒险,只愿意做等嘴的蛤蟆。一般情况下,只有教育质量差到极点的地区,才想着如何通过改革来改变一切。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则思变,一旦主动参与改革中,用新的方式来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课程改革之中去,才有可能在糟糕的环境下带来一丝生机。

我认为,课程改革首先要摸着石头过河,不要过分在意到底行不行。许多教育者之所以不愿意改变自我,就在于不知道改革的结果到底如何。改革的伟大意义在于自我革新,就是不再穿新鞋走老路,而是根据教育教学实际,走出一条真正适合当下环境尴尬之道路来。天地之间,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人们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战战兢兢,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摸着石头过河,说到底,总归要过河,不管在过河过程中,河底是不是有暗流,我想,就算跌倒了,不要灰心丧气,而是自我鼓励,一定会到底胜利的彼岸。一些人之所以不参加自我革新,就在于可能曾经跌倒过,或者听说别人失败过,往往如小马过河一般,不敢自己去试试。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对于人家取得的成绩,不要过分迷信,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只有针对实际,走自己的路,才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取得实质性的胜利。我们在课程改革面前,不能过分乐观,更不能悲观绝望,不妨如夸父逐日,一路向前,照样会下自成蹊,桃李满天下。

其次,课程改革要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都是好猫。什么是有效,不要刻意摆出所谓的形式,只要有效,什么方法在不违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都可以进行之。所谓方法没有好坏,只要坚持,一切都会发生奇迹。我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老是困惑于选择白猫还是黑猫,殊不知,猫的本质在于捉老鼠,就像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方便广大教师,让广大学生收获更多的进步。水之所以充满着灵性,就在于其没有固定的形式,如果仅仅局限于特定的池塘,说不定伴随着春夏秋冬,就会溢出臭气,熏晕里面的万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伟大的课程改革,不拘泥于什么好与坏,而是把一切都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才能让课程改革永远在攀登中化蛹成蝶,拥有美丽的春天。选择有效性是一切改革的前提,而不是拘泥于所谓的形式,那些试图以不变的模式来求得大范围的进步,实在有些痴人说梦。许多成功的教育管理者,他们不会固执己见,把广大教师圈在固定的模式之下,而是实行承包责任制,只要能够拿出优异的成绩,条条大路都可以直通罗马城。

最后,课程改革有必要不忘初心,时刻反躬自省,才能让自我革新成为生活的常态。人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躺在功劳簿上,找不到东南西北。课程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服务于广大师生,无论是课程改革的倡导者,还是执行者,都要不断的回到改革的初衷上去,而不是固执己见,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一百头牛都拉不回来。历史上,凡是失败的改革,十之八九都在排除异己,听不到不同的声音,而成功的改革往往会包罗万象,让更多的思想与行为方式融入其间。人类历史以来,伟大的宗教十之八九都是在于不断革新,而不是墨守成规,进而在不同的时期带来不同的指引性。课程改革,没有句号,只有省略号,尽管在行进过程中存在问号与感叹号,但只要走下去,一个个的阶段性分号会带来更加完美的人生。课程改革不忘初心,就是在不断地盘算,到底是不是让广大师生学习与工作更加方便了,是不是有效了,如果过于繁琐,就需要悬崖勒马,不断修正自我,集思广益,走出属于特定范围内的改革出路来。

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正如鲁迅所说:“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相信,广大的课程改革实践者,只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大胆革新自我,就一定会走出一条阳光般的教育之路来。嘻,微斯人,吾谁与归!(钱永华  图片摘自网络  版权所有,如要转载,请与作者联系,手机:1595082164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