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之文章在意“小”而“不小”

标签:
杂谈 |
分类: 谈天说地 |
天成之文章在意“小”而“不小”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文章充斥于网络间。只要手机在,天下文章很难有看完的时候。古人所说的遍览天下之书,我看放在当下就有些难为了。作为网络间的一名叙述者,我在问自己,到底如何着笔才能写出精彩人生来。
回顾坎坎坷坷走过的路,我不再追求所谓的写作数量,而是渴望天成之文章在手指尖自由游走。人生路到底有多长、多宽,不在于等待着什么,只有永远突破藩篱,才能在平凡的世界里收获精彩。
“诗言志,歌咏言”,在文章堆砌的路上,酸甜苦辣咸,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很难感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文由心生,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得失荣辱,就有可能发出来的声音深浅不一,好好的词都会杂乱无章起来,到头来,再美的音乐都会魔幻为噪音,那才是再糟糕不过的事儿了。
大手笔,大人生,我这些年在文字世界里跌打滚爬,想要在写作的道路上游刃有余,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没有大丘壑,又怎么可能如苏东坡一样从容不迫,吞吐日月呢?一个正在写作路上的初学者,我只能从小处着手,反而容易驾驭,指尖的文字不至于把握不住,写起来也不会那么的前言不搭后语,天马行空没了边。
只有真正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才会明白,文章最难为的莫过于极致,要么长得如浩浩瀚瀚之大海,无边无际,要么短的如珍珠,字字都风流。大文章,需要大胸襟、大作为之人去完成,小文章,更需要一双慧眼去思考,“吟安一个字,捻断数须根”,文章极致在于能大能小、能隐能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错杂弹”,不是噪音,而是天上乐。
许多文章大家,他们常常着眼于小,如魔术师一样,在指缝间变幻出无穷之精彩,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小入口,大世界,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渐渐地,你就会在甘甜的水滴中享受来自生命的精彩。
庄子无疑是文章大家,他的文章气势如虹,却又普通得不得了,就在于大与小如庖丁解牛,反而顺风顺水,留下了千古绝响之文字。我喜欢看大千世界,又不知如何着笔,殊不知,天地间,从来就是空空色色。一个想要在文字世界里顿悟人生,就需要做小小停留,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发现,平地一沙鸥,点点滴滴都是精彩的一切。
天下浩浩荡荡,过分着意于大,就会虚无缥缈,空洞无物。许多不善于在大与小之间游走者,文章要么粗俗不堪,要么大而无当,原因就在于文章之生命到底落点在何,一辈子没有悟出,文章就没办法写出别有一番滋味来。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美的文章着眼于宁静,心中没有小停留,又怎么能感受万里长空那归鸿的心声呢?如今处于大网络的世界,人人都是那么忙碌,满脑子都想着如何赚更多的钱,而不是在经营幸福的人生。小时代如何演绎大精彩,关键就在于小停留。浮士德寻找属于自己的美的世界,上天入地,最终停留下来,才发现,美的一切原来还在人间。苏东坡在《水调歌头》写道“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高地厚,有时那么寒意凛然,只有着笔于人间的美,才能享受天地间的温情。
天地之间,人有必要温暖地审视世界,你才会看到阳光普照下的温馨。小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只不过,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在不经意中消失殆尽,等到岁月已过,再回首,一切都如云散四处,再也找不到了。活着,不在于猥琐与无聊,而在意寻找真味人生。
写文章,我不断告诫自己,不求惊天动地,只愿在点点滴滴中收获幸福美满。不求闻达于诸侯,淡泊名利,而不是整日里想着得多少好处,有时却会得到缪斯的帮助,编织灵性的文字来。
与文字为伍,不要过分奢望,如万丈高楼,不妨从平地慢慢来,等到坠入云端,又有谁可以小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的眼中,只有向上的路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可能文章之小切入,许多人不屑一顾,长篇累牍,看上去堆砌了无数道理,到底有没有用呢,恐怕只有老天爷才知道。读书人最苦恼的莫过于读了一些看似雄伟却无用之书,看似畅销却随意拼凑之书,只能丢在一边,直呼受骗上当。
着意于文字贵在真诚,而不是恣意妄为,老是在大而无当中胡乱一气,最终受伤的是一个个真诚的读者。读书者喜欢写作者用一颗诚挚的心来欣喜交流,而不是高坐云端,故作圣人状。古今中外之经典之作,十之八九都从小处着笔,或平常人家,或普通情思,反而写出来栩栩如生,令人如身临其境,难以忘怀。有人说,巴尔扎克笔下的文字为什么能活灵活现,与自己养成的着眼于生活之小有关系,我想,正因为其如摄像机一样的观察,才让人间喜剧更加震撼人心。
历史的画卷常常表现于平常人家,读历史书,有时不如读世人之笔记,可能会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如山中藏着宝藏,随时等待有心人去欣赏之。《清史稿》,呈现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历史,然而,除了专门研究者,又有几人愿意读下去呢?相反,《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子不语》等一大批小说家言,或幻化,或小议,或细语,后世之人似乎更加青睐。原来,历史尽管是伟人创造的,但真正给历史带来精彩的却是一个个普通人生活之集聚罢了。
小说家曾经不入流,却在写大时代,我自认是写作大军中最笨拙之小卒,没有吞吐日月之气势,却在花前月下推敲点点滴滴,此中之乐,何人能知呢?(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