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时代岂能丢弃传统家访?

(2017-09-20 06:19:01)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教育论坛

互联网时代岂能丢弃传统家访?

互联网时代岂能丢弃传统家访?

据蒲公英评论网报道: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QQ、微信的兴起,网络一度成为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纽带。越来越多的老师习惯用手机、电脑在网络上与学生、家长沟通,而教师来到学生家里,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传统家访”越来越少了。

对于网络时代要不要家访,我想,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必要的家访不可或缺,正因为传统家访愈来愈少,才导致教育愈来愈无能为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事实上,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传统意义上的家访非但不能丢弃,更需要强化并坚持下去。

首先,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家庭关系愈来愈复杂,妄图以网络沟通来代替传统家访,只能让孩子教育愈来愈糟糕。作为乡村初中的一名教育者,这些年,我发现一个班有将近一半的孩子家庭非常特殊,要么是父母长年在外,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要么是单亲或重组家庭。父母长年在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只知道无条件满足其欲望,到头来,孩子的坏毛病一大堆;单亲或者重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复杂,竟然出现孩子存在问题,没人敢管或者不愿意管的尴尬局面。有人说的好,教育只要看看校门外就可以判断到底是不是成功,每逢孩子们放学,往往是小商贩做生意最火爆之时,等到所有人都散去,留下的是成堆的垃圾。说实话,孩子的教育,父母亲处于绝对的优势,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孟母三迁都预示着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父母亲却因为种种因素,没办法或者不愿意管束,家访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孩子没人管束的空缺。

有老师感叹,时下学校五天的教育,一旦孩子回到家,一切都变成了老样子。不是有黑色星期一之说吗?原来,我们的孩子在没有管束的家里自由散漫惯了,作业想要完成好,那简直是天方夜谭。等到星期一来临,当然老师没有多少好脸色。传统意义上的家访可以让双休日孩子的散漫行为有所收敛,毕竟,不知什么时候,老师会登门拜访。

其次,孩子的个性愈来愈多变,只有家访,你才能发现到底问题出在何处。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许多问题,我们剪不断,理还乱,到底如何找到症结呢?我想,只要到孩子家去走走,说不定就会找到一些本质的因素。传统的家访最大的作用就在于直面问题,而不是间接地听家长有选择的说。不是有一些家长与老师交流时说孩子如何不听话,自己如何含辛茹苦、四处奔波,可事实到底如何呢?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走进孩子的家里,就会发现,有些家长说的话包含着许多水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许多孩子隐性的问题,我们从其生活的环境能够找到原因,主要就在于大人的不作为,他们本身复杂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可以说,许多孩子从智商上看,并不怎么笨拙,关键就是大人之间关系复杂,让孩子没办法安心生活与学习。

有意思的是,许多家长并不情愿老师的到来,他们生怕自己有什么问题曝光。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家串户,就会第一时间看到孩子学习与生活上存在问题背后的问题。一方面,有必要审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还得理清其家庭成员之间复杂的关系。学习与生活环境,问题学生十之八九都是杂乱无章的,要么灰尘到处都有,要么吃的、喝的、玩的,什么都不缺,孩子没有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甚至连最起码的写字台都没有,又何谈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呢?复杂的家庭成员关系,我们做教师的当然没办法处理,但在教育孩子上,有必要与其父母好好谈谈。事实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还是能够与家长形成一致意见的。家访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与家庭必不可少的纽带,只有达成共识,行动一致,孩子的教育才有了保障。

最后,多元化社会决定了家访的必不可少。现在的孩子,随时接受网络的洗礼,如果意志不坚定,就有可能陷入其中不能自拔。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设备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的孩子以最快的速度来到网络虚拟世界,如果没有大人的引领,极有可能走上邪路。走在大街上,我们会看到低头族,殊不知,现在的孩子,无时无刻不想着在网络世界冲浪。在教育过程中,我发现,竟然有孩子为了能上网玩游戏,不顾家庭的困难,谎话连篇,愣是从大人的牙缝里挤出一点资金,自己可以偷偷玩耍。许多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可怕的网路世界,毕竟,孩子们还年轻,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没有形成,极容易被网路的阴暗面所侵蚀。实际上,许多孩子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做什么事儿都浑浑噩噩,可以肯定,往往是手机网路的奴隶。在处理问题学生之时,家长最苦恼的莫过于孩子玩手机不能自拔,有极少数孩子竟然半夜三更悄悄溜进大人房间,偷出手机玩耍。有人说得好,想要让孩子堕落,只要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家访可以增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许多孩子从心底不希望家长与老师沟通,一旦彼此形成了默契,一些问题就会暴露于阳光之下。传统家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阻止孩子玩手机、耍电脑、看电视,让其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诚然,信息化社会,通信工具的发达只能缩短家校的时空距离,却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只有坚定不移推行“万师进万家”活动,让家校之间走得更近,才能更好地发现孩子问题背后的问题,顺藤摸瓜,找准病根,及时拯救,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阳光下健康成长。(钱永华  图片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