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老王平淡而孤寂的早晨

标签:
教育智慧 |
分类: 教育论坛 |
教师老王平淡而孤寂的早晨
窗外灰蒙蒙一片,四周死一般的寂静,可能是刚刚入冬的缘故,老王坐在阳台上发呆,僵硬的手指不知如何着笔,自己的笔下才能有丝毫灵感。
教师老王不在意别人说什么,更在意笔下一个个灵魂的快意。这些天,老王不知为啥,脑袋瓜空空的,不知道该写什么自己才算满意。老王喜欢有事没事地坐下来读一点书,可惜的是,生活与工作似乎不允许这样做。成日里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不停,工作如陀螺般没完没了。
老王可能是刚刚到了不惑之年,不再像过去那样的愤世嫉俗,只愿意在春去秋来中享受一亩方塘的日子。不要以为老王没有什么志向,只不过见惯了人世间潮起潮落,个人的得失成败。眼看着两鬓添上了白发,老王不由得怀疑起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曾经看到一些文学名著心中还有些激动,这几天,不知为什么,竟然没有了丝毫感觉。如果没有一本本哲学难懂的书在手边翻阅,生活不知会变得如何的糟糕。空虚无聊的内心似乎特别难受,整个人坐立不安,看着眼前橱里一部部大块头的书,顿时悲观起来。
老王喜欢写点文字,然而,天天写上几句,不知为啥,愣是没有了趣味。大概人生就是如此,遇到陌生的领域,刚开始是好奇,紧接着坚持,到最后就是淡而无味地敷衍。无足立境,方为干净,天地之间,充斥着无数的思想,到底自己的心在何处,恐怕谁都无法说清楚。老王不想成为一个浑浑噩噩者,喜欢从平淡生活中寻找点乐子。老王太太一百个不乐意,不是这方面不如意,就是那方面不舒服,瞅着谁都不顺眼。只要老王稍微咧一下嘴,立马得到咆哮般的抱怨。
老王在家里憋屈得恨,只能在笔下稍微放肆一点点。可惜的是,写出来的文字最终还是有人读的,写得好自然要耗费精力,写得不理想自然心存愧疚。这些天,老王坐在电脑前,本能地会发慌,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芸芸众生可以为衣食住行而担忧,老王不一样,他在为消失的灵感而苦恼。尽管老王挤出了时间来读书,可毕竟,人家的思想未必自己能够看得懂,更何况一本本艰涩难懂的哲学书籍呢?叔本华、尼采、黑格尔、海德格尔……他们的思想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老王愈是看下去,愈是有些糊里糊涂。老王不希望在读古之圣贤的书籍中迷失自我,老是在问,这样说对吗?没想到,一本书常常没有翻阅几页,睡意会直上脑门,都没办法继续下去了。老王发现,有时写点文字比读点文字似乎更加容易,难怪网络间,那么多人喜欢出书,不喜欢读书。
老王掐指一算,涂鸦文字也已经六年多了,无论一天什么样的生活,只要坐下来,从来都不会忘记写点东西来。有人说的好,老王写出来的东西有时乱七八糟,恐怕自己都不知道说的啥意思。老王心底清楚,不是不想写明白,而是写得过分直白,有时容易得罪人。老王写出来的东西别人未必清楚,自己却如明镜一般。说不定,将来多少年后,如果有一位知音愿意坐下来,读一下老王的一点见识,可能会大伤脑筋。毕竟,有些文章,老王都没想着如何精妙的表达出来。
老王的文字往往如流水一般,没有刻意地追求高雅,而是尽情地表达幸福的一天。这些天,老王在学校里忙来忙去,也没有多少时间来考究到底该如何表达,只知道一味地表达,可能要浪费一些读者的美好时光,实在有些对不住。
上天就是奇怪,老王从小到大,自从走出大学门,才想着要写点什么,否则,人生没有痕迹实在没有什么意思。哪里知道,上学时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写出来的文字总是不伦不类,难怪一些行家看了自然嗤之以鼻,觉得这些话都是大白话,没有什么高深之出,纯粹浪费时光。
老王当然知道当下面临的尴尬,可惜的是,写文章也会上瘾,一天不写似乎对不起大脑。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抽出时间写上一些话,哪怕胡言乱语也没任何关系。人生成就于良好的习惯,当然也痛苦于可怕的习惯。老王写文章如别人抽烟、喝酒一般,一天不写,浑身上下都不舒服,走到哪里,整个人都没了精神。
如果一大早,老王非常惬意的写出点东西来,一天人都会特别快乐。不用多说,老王与写文章算是紧密相连了,就算吃饭一样,一天不写心里自然慌里慌张。老王不怎么喜欢推敲文字,只知道畅意的表达,不为别的,写出来浑身才能够舒服起来。当然了,许多文章,老王冷静下来,再读几遍,有时也会为荒谬的表达而惴惴不安,不免笑自己荒诞没情趣。“如果想当初,稍微冷静一点,也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来”,老王在翻阅少许自己的文字时,不免发笑,可又死心不改,照样糊里糊涂地表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醒悟过来。
老王太太抱怨道:“这死老头,简直就是犟驴子一个,不管家里家外忙得如何不可开交,他似乎没事儿一般,还在那儿优哉游哉地敲击键盘,到现在,又有什么名堂呢?”老王才不管这一切呢,潜意识里相信:“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只要一路写下去,总会有星星点点地收获。也许是天道酬勤吧,老王在写作的路上也能够得到一点收获。哪里知道,老王并不在意稿费,十之八九又去买了一大堆书,乃至于,一百多个平方的房间,到处都是书。如果杂乱不堪,老王太太的抱怨声就会爆发了。
老王作为教师,自然拿的都是固定工资,没有多少钱来维系买书了。如果不是老王太太精打细算,老王可能算是穷酸透顶了。老王渴望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毕竟是社会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不可避免地被喜怒哀乐的情绪所左右。随着时间的磨砺,老王似乎不在意人世间所谓的得失,更加关注如何有思想、惬意地表达。
老王完全走进了写作的迷宫,喜欢用审视的目光来打量人间到底如何?可以说,教育是老王灵感源源不断地一亩三分地,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不用多久,立马会有灵感到来。这些天,老王写出来的文字还算有点生气,说到底依旧是孩子们的功劳。只有相互交流中,老王才会凭着理论和经验来判断,到底该如何的处理教育问题。
老王不喜欢躲在书斋里涂鸦文字,只要稍微灵感有点枯竭,会不由自主地到外面走走,无论刮着啥样的风,脑袋瓜开始清醒起来,表达自然自由自在多了。老王担忧接下来一周到底能够表达什么,毕竟孩子们将要到实践基地去了。最令人可怕的是,假如哪一天,年纪大了,该怎么办才好呢?老王愈想愈不敢想,只能打开窗户,透透气。不管了,只要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就行了。
老王一个人待在书房里嘀嘀咕咕,老王太太又在房间里骂开了,“老家伙,怎么就不知道消停,一大早,只知道胡言乱语,实在是造孽呀!”
老王呆呆地望着窗外,寒冷的空气刺穿鼻息,没有什么可写了,不如到外面走走。楼下,车来车往,抬头看,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