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工程建设短命到底为哪般?

(2016-07-15 07:42:44)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教育论坛

校园工程建设短命到底为哪般?

校园工程建设短命到底为哪般?

据蒲公英评论网报道:日前,陕西一中学发布通知称,将拆除校园内新旧办公楼,并启动新教学综合楼建设。不少老师反映,新办公楼2008年花费300万建成投用,如今才过去8年就要被拆。对此,学校负责人称,由于学生人数暴增,教室等配套资源严重缺乏,经多次商议,决定重新规划一座教学综合楼,已得到上级部门同意。有人认为,学校不断进行改扩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源不断增长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然会造成浪费。

在日常生活中,短命教育硬件建设工程并不新鲜,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为,如果不能把目光放远一些,到头来,真正受伤的依旧是国家的财政收入,直接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毕竟,教育与企业不一样,他不属于盈利性质的单位。

为啥会新建不久的新办公楼就要面临被拆的命运,究其根源,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当时新建的办公楼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规划,在这方面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相关部门需要负相关责任。我不知道这所学校新建办公楼有必有让设计部门参与,地方政府有没有从不同层面去考虑办公楼与学校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有没有把自身发展可能面临的情况向各个部门进行汇报,如果这一切都没有,新办公楼面临被拆也就不怎么奇怪了?事实上,一些学校的建设并没有从整体上去规划,往往是不同领导不同的构想,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我们在痛心的同时也会担忧,这样的事儿会不会依旧发生。这些年来,许多新型的学校拔地而起,我们走进去,已经很难看到学校原有的一切,这无疑是整体设计的结果。然而,科学的设计恐怕应该建立在应有的教育资源基础上,而不是把设计的对象看成白地,那自然不会在乎到底什么应该拆,什么应该回避。一座好好的办公楼,才过去了8年就要被拆,说白了,不就是整体设计者没有从教育实际出发,造成浪费难免让人痛心。当然了,一些设计部门,他们的设计也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只能提供建议,不可能起决定性作用。如此,作为教育部门,我们有必要向地方政府提供学校资源情况说明,而我的地方政府也应该注重实地调研,征求更多人的意见,尽可能把教育资源的浪费将到最低。

其次,作为学校,我们有必要主动与其他部门合作,做到校园建设尽可能为几十年后的教育教学服务。学校是公共场所,不需要赶建设潮流。我曾经与学校工程监管员有过交往,听他们说,如今的工程建设标准是愈来愈高,设计也愈来愈合理,一切都是以人能否舒适安全居住为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只要做到以人为本,尽可能提出一些大胆的设想,我们的设计部门以及建筑工程队是能够满足,关键是学校管理者有没有全身心投入进去,致力于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服务。作为学校建筑监管人员,我们不应该以外行的身份参与到管理中来,而应该主动学习,把校园设计与广大师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让校园建设走向未来,而不是只顾着眼前利益。学校建设有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时候,地方政府没办法拿出更多的钱来支持,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抱着不放弃的精神,一天不行,两天再来,只要是为了广大师生,我们就算受了点委屈也不算什么。没有用几年的办公楼,立马要拆,在一定程度上,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更需要反思。

再次,当下的基层教育管理者如走马灯一样,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在学校整体规划上没有传承性,甚至全盘否定前任的规划,只知道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这一切都给教育资源造成了无情的浪费。话又说回来,反正是国家的钱,自己又没有从兜里往外拿,又有啥可以心疼的呢?为啥会出现千校一面的尴尬局面,恐怕与教育管理者的平庸不作为有一定的关系?与一些负责任的学校管理者以及监管人员交流,我发现,想要让学校的建设工程做到更加精细,自己有必要更加用心。不要老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只要反过来想想,我们的政府愿意从兜里拿出钱来,我们的其他部门愿意通力合作,这就是学校发展的最佳契合点,何必奢望更多呢?在学校建设之前,地方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有必要多走一些地方,大胆设想,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提出更高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小心谨慎设计,唯有如此,学校建设才有可能更加长远一些。

最后,我们的国家有必要在校园建设方面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明确相关责任人,确保学校基础建设不再造成极大的浪费。学校建设为啥会浪费多多,说白了,责任落实不明确,试问,如果我们的学校建设参与者需要负责一项工程一生一世,又有几个人敢在工程质量、设计布局上有丝毫马虎?在这一点上,你不得不佩服德国人,如果你到青岛去旅游,人家那儿就有上百年的德国造的红砖绿瓦式的老房子,一点没有破败的迹象,至于火车站,到现在依旧在使用。如果我们的学校建设的参与者也能够如青岛的那些德国建筑师一样,在质量与科学设计上下功夫,把校园建设工程放眼于上百年后,相信,这种建设浪费现象一定会大大减少。

学校建设不是小事,只要稍不留意,都有可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有必要从设计、工程标准以及质量、落实责任人等方面做足文章,我们办人民满意教育才不是一句空话。(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