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塔影湖畔定园如意

(2016-07-13 08:27:44)
标签:

旅游

人生

杂谈

分类: 谈天说地

塔影湖畔定园如意

塔影湖畔定园如意

自驾游的妙趣在于自由,不会整日里只知道赶路,忘记了游乐的关键在山水,而不在于留下印迹,草草收场。江南水乡——乌镇,我们还没有尽性,有人提议,不妨回家的路上,再到苏州定园去看看。我自然率性答应,毕竟,苏州还是在大学时玩过,掐指一算,也已将近二十年了,更何况那时只不过玩了乐园,没有多少特别记忆。

四辆小轿车,陆续向苏州飞奔,我的思绪早已在定园的上空飘荡,谁让园林建筑苏州特别有名呢?叶圣陶先生在游完拙政园之后,写下名篇《苏州园林》,指出:“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好事多磨,定园就像躲在深巷中的美女,你愈是急着相见,愈是没办法看到。可能是苏州人太爱这如意定园了,我们的小轿车竟然没办法找到落脚地,七弯八绕,勉勉强强才可以休憩。蓦然回首,才发现在喧闹的城市最深处,定园幽静地等待着游人来欣赏闲趣。

定园在苏州未必有名,与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自然没办法相比,但对于第一次接触苏州园林者而言,称心如意一点也不奇怪了。有意思的是,定园的总体构造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如意,“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走在其中,你可以忘记外面的尘世喧哗,更在意塔影湖灵动的水流,你会如水里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乐哉悠哉,心在,景在,情更在。不知道当年的江南四大才子会怎样?君不见唐寅赋诗桃花也不会情意绵绵,祝枝山挥毫泼墨龙飞凤舞,周文宾男扮女装戏弄王老虎,秋香凤凰台弹琴勾人魂魄。

江南水乡孕育着才子佳人,不知道吴越为啥会战乱不息?走进定园,你才会明白,英雄爱美人,在寂静的小园,谁不渴望拥有一个灵魂栖息地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许是文人雅士的汇集地,轻歌曼舞,吟诗作对,难怪吴王会想尽心思留下来,不完全在意西施陪伴,更愿意在小桥流水中过上平凡人的生活。人的悲剧在于老是想着得不到的事儿,帝王渴望过着平常百姓磨豆浆、打谷扬场的生活,平常人却在思量如何过上显赫的生活!不用多问,又有几个人不在祈祷上天,最大可能的升官发财,一朝成名天下知?然而,无论是落入凡尘的西施,还是归去来兮辞的刘伯温,他们的心已经在定园休憩,何必再为人间的争斗绞尽脑汁呢?

范蠡不愧是未卜先知者,没有选择功成名就后与帝王共享福,而是带着可人儿西施融入民间,宁愿成为富翁,也不眷念权势。我想,刘伯温先生并没有做到,只不过在定园喘息,半夜里醒来,潜意识里何尝不希望再次出山,叱咤风云呢?刘伯温,世人称之为诸葛在世,然而,他的不知进退却送了自己的命,如果像范蠡那样,扔掉一切朝堂之事,说不定也会在苏州立足,过上如意生活。

唐寅、祝枝山、沈周等才子似乎看透了滚滚红尘的得失,赏花看月,吟诗作对,在青楼中嬉戏传情,在灯火阑珊处风流,如风随意,何必套上名枪利索,不能自由自在。也许曹雪芹先生特别向往苏州,读《红楼梦》,那聪明灵慧的姑娘——林黛玉,不知为啥,就像定园里的小鸟,唱着婉转的曲子,与塔影湖水应和着。多少人读《葬花吟》,感叹时光飞逝,活着没人在意,死后香丘在何处?殊不知,唐伯虎的《桃花庵歌》那半醉半醒的隐逸生活,那笑世人看不穿的乐观豁达,就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又有什么关系呢?

定园的美在于水与花,更需要人的率真、豁达与心系天下苍生,如果不是这样,刘伯温何必跟在朱元璋后面东征西讨呢?陈明智坐在半亭救济来来往往的难民,连康熙老爷子也不免动容,御诗一首:“闻得吴中好民风,鳏寡孤独得蔽容。浮图未必修七级,瓦堂十楹堪与同”。

一行人坐在塔影湖畔,看着远处的塔,碧绿的水,随风飘荡的垂杨柳,相信,月朗星稀之时,江南才俊一定会灵感顿生,一篇篇美文佳作来到人间。坐在小船上,清唱歌赋,望着鸳鸯桥,那假山桂树,那花红柳绿,一份清净,荡然于胸。

定园不愧是大户人家的福地,园子里灵岚听瀑,花香四溢,波光粼粼,亭廊独特,勾勒了苏州园林的美,人间情爱在此演绎又有啥奇怪呢?据说,苏州人只要生了女娃,都会种上一棵香樟树,金屋藏娇,不让外人得知,等到待字闺中,香樟出墙,自然会赢得园外才子的驻足。秋香不过是下人,没办法与香樟树一起长大,不是陪着夫人到寺庙烧香,又怎么会遇到唐伯虎这样的情郎,留下人间佳话?

也不知定园主人是如何想的,竟然在寂静的园子里建了一座花神庙,供奉着从古至今的美人儿,也不管到底是不是贤惠之人,让不明真相的人跟在导游后面顶礼膜拜。据说,花神庙的签最灵验,许多人晕晕乎乎掏了钞票,缓过神来才发觉受骗上当,我就纳闷了,为啥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整日里只想着凡尘之事,有了点小教训也不奇怪,只当交了学费。

求人不如求己,人的心有多广,天地就有多宽,我们无需责备园子主人如何不地道?多想想自己内心深处到底有没有看穿一切,否则,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范蠡、唐伯虎之所以逍遥自在,关键在于凡尘一切都看透、看穿,刘基、吴王夫差之所以得到悲剧结局,问题是功名二字如大山之石,在强悍的人也会压完了腰。每走到一处,只要是皇家御赐之物,许多人都会拍照留恋,本无可厚非,但游乐者何必在意,寄情山水才能够称心如意,享受自由自在。

漫步小石桥,观光姐妹井,远望天下第一壶,随塔影湖行走,你才会蔚为大观,似根雕大鹏展翅一样,在美丽苏州幸福、如意飞翔。(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