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幸福人生得益信念力量

(2016-07-07 07:28:58)
标签:

教育

人生

分类: 教育论坛

教育幸福人生得益信念力量

教育幸福人生得益信念力量

时光飞逝,一晃十七年的教学生涯又已经结束,我和老婆大人回忆着这些年取得的成功,自然特别兴奋,毕竟,许多不可思议的教育奇迹还是发生了,真正受益的依旧是一个个可爱的乡村娃子。

掰开手指头,不断地盘算走过的路,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确实不能墨守成规,只有懂得把学生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坚持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以及行为,还是能够把濒临绝望的学校回到正常轨道之上。

首先,我和妻子认为孩子的快乐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这些年来,许多人都在叫嚣,学习太苦,提倡空泛的快乐学习,也不知道到底能够在基础教育中开花结果。我和妻子追求的是孩子们快乐的真谛,觉得学习单纯提倡快乐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原因在于一个人没有成功作为基础,就算自我安慰、自我麻痹,恐怕也会闲则生非,没有啥快乐的滋味。钱文忠先生主动撰文,提出学习从来就不是什么快乐的事儿,我们夫妇俩自然有了底气把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推行下去。不要老是唱高调,空谈所谓的快乐学习,殊不知,孩子们只要取得成功,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会激发最大的学习热情,这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学校的生源并不理想,许多孩子刚进校时,脸色不怎么好看,显得特别自卑,为此,我和妻子主动出击,想尽办法让孩子们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其潜能,不用多长时间,许多孩子脸上都开始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其次,孩子的成功需要公平公正的行为规则来保驾护航。我和妻子无论带什么样的班级,不会向有些老师那样,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人为把孩子们分为三六九等。在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纠纷时,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往往强调对事不对人,不会在意所谓的成绩的优劣,只要做错了,无论是谁,都会受到严肃的批评。事实证明,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希望得到公正的评判。有许多孩子之所以对老师存在偏见,追根溯源,当事老师要自我反省。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某某孩子如何存在糟糕的表现,当你真正走到他们中间去了解情况,就会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关键就在于老师本人在处理自己与孩子、孩子之间的问题时,没有公平、公正,而是存在偏见,甚至给予冤枉。孩子的世界需要我们教育者主动去发现,而不是躲在办公室里主观臆断,许多孩子之所以问题多多,真正去了解会发现背后都会有一个曲折的故事存在。我和妻子每每接手一个班级,绝不会给孩子们贴上标签,而是想办法去了解孩子们,一些在别人看来不可救药的孩子在不断教育过程中,都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进步。

再次,成功不是空中楼阁,还需要抓手来加以实现。我和妻子认为一个孩子的快乐来源于一个个成功,那么教育工作者就要思考如何让孩子获得成功。事实上,孩子活动的主要空间就是在课堂,如果课堂依旧是传统的方式——教师讲,学生听,如此的行为方式并不能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向课堂要质量不如要一点一滴的进步,在课前,我们习惯整理知识体系,当然了,受魏书生校长和孙维刚老师的启发,我和妻子认为建构知识体系并不能目光短浅,有时需要建立大的循环,初中学科知识体系应该站在高考的角度来审视并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增强知识的理解深度,更好地完成不同学段的知识衔接。

形成知识体系,让孩子课堂学习有抓手,同时,在组织教学时,不会设计一些奇形怪状的题目,而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利用知识体系来解决问题。不用多长时间,孩子们大脑就会形成坚固的知识体系,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赢得一个个成功,这份自信有利于孩子们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第四,教师在孩子们心中应该是敬畏者与热心人。在孩子们心中,我和老婆大人从来就不是省油的灯,严格是出了名的。无论哪一届学生,哪怕前面如何闹腾到教室鸡飞狗跳,只要来到我们带的班,往往战战兢兢,就算有一两个挑战者,也会在较量了一两回后偃旗息鼓。也许有人说,不会用什么残暴的教育手段吧?如果这样想,你就错了,我们采用的是说服教育,这一点,老婆大人更胜一筹。据说,有老师问老婆大人班上调皮的学生,“你如今怎么变化这么大?原来可不是这样的!”孩子回答:“我也想与老师较量,可惜的是说不过,只能选择服从了”。如果单一追求严格,一旦过了极限,那也是特别糟糕的事儿。我和妻子在孩子思想认识、行为习惯、道德品德上出了问题,自然会选择严肃教育。但是,在孩子面临青春困惑或者经济上有困难时会主动帮助,而不是漠不关心。有意思的是,我们夫妇俩,孩子们是既害怕又特别依赖,只要有了困难,往往会第一时间给予帮助,正因为如此,班级才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人特别奇怪,为啥曾经不可救药的孩子到了我们夫妇的班级往往会发生变化呢?我们认为每个孩子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被有意无意隐藏起来。在平日里的教育字典里,我们没有故意给孩子们贴上固定的标签,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进步。事实证明,教师的信念决定了自己的日常教育行为。我们从来不会在孩子面前说什么过头的话,更不会一百个瞧不起学生,尽可能挖掘孩子心中的亮点,给其点燃希望的火种。许多本来没有希望的孩子,只要我们稍微开导,往往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改变,作为教育工作者,有时需要不断收集班级的正能量,以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一旦班级积极向上成了主旋律,又何必担心教育奇迹不会发生呢?如今,我们身边的同事也开始转变观念,过去带着偏见看孩子的思维习惯开始渐渐远离,相信,只要我们给每个孩子播种希望的火种,前面的光明一定属于每个人。

第六,孩子的思想教育一刻都不能含糊。班级的正能量来自于学校以及班主任的辛勤引导,而不是敷衍了事。我发现,一些班主任单一地追求分数,而不关注孩子们的思想教育,许多班会课名存实亡。殊不知,孩子的成长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时,孩子们犯了一些错误,我们不要从道德层面去评判,更需要从成长的角度去引导。老婆大人说得好,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该干什么事儿。比如看课外书本身没有错,问题是自己要看什么样的课外书,如果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时候看课外书就不对了;青春期出现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的,但在十五六岁想着十年后的事儿就不正常了,假如三十五六岁依旧不能完成二十五六岁应该干的事儿,那也不正常。许多孩子成长中的事儿我们有必要及时给予帮助,而不是以简简单单的对与错来处理。冯恩洪校长说得对,不是我们的孩子不愿意大道理,而是我们的教师不善于讲大道理。我们有时需要从成长、生活等角度去引导孩子,帮助其取得进步,相信,思想教育一定会给希望之花开出幸福的果实来。

……

当然了,教育理念还有许许多多,更是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我们在摸索的过程中还有不够成熟的地方。只要爱学生的心不变,坚定不移走学习与实践之路,不用多久,教育幸福将伴随我们一生。(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