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理想者不忘从自然中汲取力量

(2016-06-27 15:56:17)
标签:

教育

人生

分类: 教育论坛

教育理想者不忘从自然中汲取力量

教育理想者不忘从自然中汲取力量

一年教导主任做下来,尽管没有做到十全十美,但总归没有让人失望,回首往事,其间酸甜苦辣咸,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我不想成为知名的教育家,只想着踏踏实实地干一些事儿,也许在低头行走之时,有些淡忘美丽的星空。康德先生认为一个人想要在天地间立足,不仅要在意头顶上灿烂的繁星,更要坚守内心的道德法则。

教育,我从来没有放弃追求其真谛,每天无论多忙,都在反反复复地问自己,如此这样,到底有没有全身心地为孩子健康成长服务。教育说白了就是孩子们在知识的王国中锤炼本领,懂得如何做人,知道如何与世界和睦相处。

在激烈竞争的教育大背景下,我们常常会迷失方向,到底是要分数还是要健康成长,这看似矛盾的问题,在胸怀教育理想的人眼里又是和谐的。许多空想教育者,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理想者,只是在一味地抱怨分数为啥要至上,可不可以没有测试。殊不知,真正的教育理想者,他们是不回避教育所面临的处境,只会想办法让孩子们在一步步的成功中锤炼意志,迅速成长起来。

实际上,分数的竞争是残酷的,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我们很难在教育狭窄的空间里赢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孩子们学习为啥痛苦,不在于学习本身如何的累,关键在于围绕孩子的环境变幻无常,搞得许多孩子找不到正确方向。我发现,许多优秀的孩子,他们的学习并不痛苦,相反在一次次的挑战中愈来愈有信心,久而久之,人生的道路也会变得开阔起来。

我的教育理想是什么,千万不要以为只要生活在乌托邦的社会里,一切都会变得和谐起来。然而,教育不可以脱离生活土壤,一旦离开,就会快速萎缩,直至灭亡。我始终坚信,教育理想需要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否则,你很难在教育竞争中有所作为。每天,只要有工夫,我都会思考一些问题,更会到教育报刊杂志中学习,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灵感。可悲的是,许多想当然的文字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有时会特别困惑,到底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不用多问,教育不需要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更多的需要你在解决问题中赢回自信。学校里的师生不在乎你的一套又一套的理论,首要前提就在于你到底心中有没有装着他们。许多成功的教育实践家,从来都不会眼高手低,只会在尊重人的基础上让校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而不是整日里高谈阔论,并不能给窒息的环境带来希望。

我终于明白了魏书生、李希贵、崔其升等教育实践家,他们宁愿放弃一个个好的去处,也要坚守在教育土地上,不就是教育带来的希望能够改变人的一生。教育的力量在于改变,正因为如此,教育才让许多眷恋的人着迷。

魏书生先生认为教育就是把一件件事做好,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以吹嘘,否则,李希贵先生也不会渴望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教育只有在“洗尽铅华”之后,我们才能够得到心灵最美的归宿。有些人为啥不喜欢教育,对教育说三道四,不明白教育如此平淡无奇,凭啥还有那么多人流连忘返,原因就在于教育的影响如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在彼此思想力量的传递中,师生不知不觉会收获幸福。

上帝为啥会嫉妒人类,主要的原因在于思想,那么思想的火种如何传承,教育的力量不可磨灭。不要小瞧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的称号,我们在严于律己的同时,更在许多孩子的灵魂深处雕琢人生。我反对没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更喜欢与有智慧的教育理想者在一起侃侃而谈,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得到灵感的启迪,反而能够更好收获幸福。教育理想者,我们常常是孤独的,说不定在周围人的眼里,你就是不折不扣的另类,但是只要你坚定信念,不放弃行走,在不远处迟早会有最美的风景等着你去欣赏。

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有时我会问自己,到底潜意识里有没有教育理想,看着孩子们来来往往,自然会逼着去发现问题,让幸福的教育环境溢满整个校园。教育是一门艺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更多的空间留给有心人去认真描绘。不要以为奢华的学校才是教育的殿堂,我发现,只要你心存教育理想,就算在普通的地方也照样会发出最美的光芒。

教育理想者不在乎当什么官,得到多少利益,而把目光锁定在教育本身。有人说得好,教育理想者有必要时刻回到教育的原点,否则,就会在浮躁的社会中迷失方向,反而不利于在教育正常的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育理想者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只要走到孩子中间,就会有使不完的力气,反而能够更好地行走在教育大道上。教育一旦插上信念的翅膀,我们就能够如魔术师一样,从指尖寻找出最美的风景来。一个幸福的学生一定是遇到了一位伟大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很少发牢骚,只知道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赢得一次次的掌声。

不知为啥,孩子们看到我每天早出晚归,都不免惊诧,同事们更是戏谑为工作狂。殊不知,教育的生命不就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们需要思考,到底如何才能够让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幸福成长,而不是整日里嘟着脸,似乎孩子们欠了你的债一般。

家庭是复杂多变的,孩子是无辜可怜的,在我的教育信念中永远保持这样的认识,否则,任何一项教育工作都会焦头烂额,只会满肚子委屈,发牢骚也就不怎么奇怪了。我喜欢与孩子们谈心,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潜意识里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可惜的是,无数次教育,我们仅仅把目光锁定在分数上,忘记了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是什么。事实上,孩子们就是奇怪,你愈是关注其学习,愈是得不到理解,相反,你如果有心关注其生活,说不定,在赢得孩子尊重与喜欢的同时,更加会触动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远离功利,尤其是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总是在过度强化学习成绩,忘记了其与生活之间必然的联系,导致许多时候,孩子们在赢得分数的同时失去了更多的生活技能,这才是最最可怕的东西。教育不仅要教书,更在乎育人,那么育人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如何让一个人正常的与他人、社会相处,而不是仅仅为了考取高分,赢得所谓的虚荣。

上帝创造人,并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是在强调自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自己设计的框框里痛苦生活,否则,也不会有社会经济愈来愈丰富,人才愈来愈没有了幸福感。《尚书·大甲》:“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教育之所以远离快乐与幸福,更大程度上依旧是人的虚荣心在作怪,看上去言辞振振,骨子里依旧是自己挖的陷阱自个儿往里跳,否则,每年六七月份也不会存在狂热的择校热与补课热。

我的教育理想是什么,也许前面的路仍然渺茫,但是,在教育理想者的眼里,愈是渺茫愈是好奇,说开云雾见太阳之时,一幅幅美丽的教育画面在不远处出现。(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