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辍学了,我们劝了半天无功而返?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育论坛 |
孩子辍学了,我们劝了半天无功而返?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本可以自由呼吸空气,梳理到底还有多少不足,哪里知道,刚刚理出头绪,老婆大人就光临了,原来呀,无事不登三宝殿,伴随着中考愈来愈近,班上竟然有孩子选择了弃学。
从来都是如此,只要老婆大人班级有孩子出现问题,我是没有理由拒绝做思想工作的,谁让自己特别喜欢教育呢?在乡村,许多正常家庭的孩子都到城里去就读了,留下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没人管的孩子,这些孩子,只要回家,往往是失魂落魄者,就算失败了,也没有人在前面指引,可想而知,出现思想上的问题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了,如今还有一种现象,一些外来务工子女加入进来,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也是问得少,只知道赚钱,就算孩子成绩不好也无所谓,反正家乡成绩差的孩子多如牛毛,没啥关系。有时候,老师着急了,让家长过来交流,得到最多的答案恰恰是自己无能,孩子管不住,只能拜托老师了,可惜又有什么用呢?其实孩子还是挺在意大人的关注。这不,有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我并不是不知道什么对错,只知道自己如果不犯错误,父母亲就不会关注。每天,父母亲早出晚归,只知道赚钱。”也就是说,孩子在失败时,多么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哪怕是一阵暴风骤雨,心里说不定也会舒服一些。
掐指一算,距离中考只剩下不到五个星期了,这时候,学习愈出色的孩子当然是愈学愈带劲儿,尽管夹杂着紧张,但这种刺激永远是最美的回忆,然而,更多的滞后生,此时是最最痛苦的时刻,过去欠下的账种下了恶果,导致现在学不进了,坐在课堂上头脑发胀,自然也得不到老师的一点好脸色,出现厌学情绪又有什么奇怪呢?
曾经,为了动员这些成绩落伍者,我和妻子跑东跑西不知道多少趟,嘴巴说得口干舌燥,家长在一边浑身颤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等到中考结束,孩子们熬过来了,才陡然发现,当时咬咬牙坚持下来的好处。
正常人都知道愈是紧张时刻,大人愈是不能乱,只有如此,孩子才可能正常地复习。可惜的是,不断地考试排名,许多老师也变得紧张兮兮起来,平日里说话做事自然火药味浓一些。如此,这种变态的紧张气息自然可以转嫁给学生和家长,我发现,只要孩子考得糟糕一点,绝大多数老师不是在思考,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是千方百计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说什么孩子不认真做作业了,什么发的复习资料不认真对待了,几天一过就无影无踪了……诸如此类的鸡毛蒜皮之事往往带来的就是自己没有责任,完全可以继续自己可能错误的行为。
中考,毕竟是孩子们学习生涯中第一次最最关键的考试,老师也罢,家长也罢,没有谁不在担惊受怕,优秀学生肯定紧张,滞后学生固然茫然,整座校园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只不过没有人点燃而已。
最近网络间为啥爆发师生冲突,一方面,天气变暖,人自然会烦躁起来,另一方面,学习压力变大,许多学生情绪不稳定,出现异常行为也是值得人去反思的。我不明白的是,为啥中考不能把毕业与升学分开呢?千军万马老是在为升学率纠结,得到的结果就是更多的孩子痛苦与厌学。
我和妻子稍微吃了点晚饭,立马打电话给辍学孩子家长,得到回复,一家人都在,二话没说,就往孩子家赶,伴随着漆黑的夜,内心特别的揪心,毕竟,这种情况出现了不是什么好事,想要让孩子改变认识,有时真的比登天还难。
老婆大人一路上向我介绍孩子平日里的情况,原来,这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以来就比较糟糕,许多科目完全可以向个位数进军,尽管上课不惹事,但也没有多大的起色。我坚持认为,在当下竞争环境中,孩子的快乐有时是建立在成功基础之上的,然而,这个可怜的孩子至今都没有什么起色,在老师的眼中说不定就是可有可无的对象。
在平日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让教师记忆犹新的孩子要么是成绩优异者,要么就是调皮捣蛋者,殊不知,更需要关心的恰恰是这些沉默的大多数。鲁迅先生说得好,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这些完全可以忽略的孩子一旦出现思想认识问题,想要纠正过来,那是特别困难的事儿。
走进孩子的家里,父母亲果然都在,看来,孩子出了问题,家里每个人都是特别揪心的。尽管孩子家里还有客人,但据其父亲说,本来今天想要到山东去的,因为孩子学习上出了思想问题,立马停下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
我和妻子没有选择在客厅与孩子交流,毕竟,思想出现问题的孩子一般都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自己的想法。事实上,都是“五一”节惹的祸,如果没有这个节日,说不定孩子就没有这样的念头产生。一段时间的交流,我才发现,这孩子学习成绩差固然是事实,更加关键的是这三天,父母亲没有怎么留意,成日里在家里摸手机上网,作业自然也没有做。等到三天时间即将结束,突然从头脑里产生了错误的念头,看来待在家里上网聊天比在教室里听不懂要强多了。一旦形成了错误的念头,我与妻子无论如何剖析,告诉他存在这样的念头不奇怪,我们完全可以谅解,只要坚持到学校去,咬咬牙挺过这一个多月,到时候,总会有出路属于自己。孩子目光游离,我知道,说了许多等于白说,但出于职业责任,我们没有理由选择放弃,就连其母亲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真的,我们夫妻俩把六年级的儿子丢在家里,时间滴滴答答地往前走,后来想想,其实我们的儿子又何尝不需要父母的关心呢?
尽管说了很长时间,连人家一口茶都没来得及喝,孩子父亲在客厅招呼客人,母亲在房间陪着我们干着急,看着孩子忧郁的眼神,从职业习惯可以判断,这孩子的错误念头依旧牢牢把控着大脑。
我们没有继续进行下去,毕竟夜已经深了,只能让孩子早点休息,明天父母亲帮着送回学校,临走时,其母亲一脸苦笑,父亲只能说声感谢。外面的风刮在脸上特别生疼,微弱的灯光如鬼魅一般,我们俨然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一路无语,只愿上天有好生之德,但愿这迷失的羔羊可以回头。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妻子早早来到学校,满怀着希望,可惜的是,空荡荡的课桌上放着散乱的复习资料,周围的孩子正在噼里啪啦地读着复习资料。我想,失败的辍学生动员工作,但信念告诉自己,千万不可以放弃,毕竟好强的妻子依旧会拨动其父母的电话,至于要不要再去动员,看来是免不了第二次、第三次……想起去年,我和妻子为了一个辍学的孩子,竟然来来回回去了五六趟,不知这孩子到底如何,忐忑不安的心灵时不时会迷糊半天。
教育无小事,有时候,我们做的小事恰恰被别人所忽略,为啥呢,更多的是无功而返,事后说出来,又有几人能够相信呢?(钱永华